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6卷 第8期
2025,
46(8):
1-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01
摘要:
探讨了蛋白质乳酸化修饰(protein lactylation modification,Kla)在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中的作用机制。Kla通过调控基因转录与炎症因子表达,参与脓毒症器官功能损伤,还可破坏细胞结构与代谢稳态,加重脓毒症引发的肺、肾、心、脑、肝器官损伤。因此,深入研究其机制,有助于挖掘新治疗靶点,为脓毒症临床治疗提供创新思路。
探讨了蛋白质乳酸化修饰(protein lactylation modification,Kla)在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中的作用机制。Kla通过调控基因转录与炎症因子表达,参与脓毒症器官功能损伤,还可破坏细胞结构与代谢稳态,加重脓毒症引发的肺、肾、心、脑、肝器官损伤。因此,深入研究其机制,有助于挖掘新治疗靶点,为脓毒症临床治疗提供创新思路。
2025,
46(8):
10-1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02
摘要:
目的 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对虫生真菌Samsoniella hepiali CDB9-31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反相柱层析等方法对添加了表观遗传试剂的Samsoniella hepiali CDB9-31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所得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结果 对其发酵提取物进行TLC和HPLC分析,发现SAHA可以诱导该菌株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并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phenyloctanediamide(1)、5-Phenylcarbamoyl-pentanoic(2)、ergosterol(3)、5,8-Epidioxy-5α,8α-ergosta-6,22E-diene-3β-ol(4)、1-monolinolein(5)、(4E,8E)-2-N-(2-Hydroxypalmitoyl)-1-O-(β-D-glucopyranosyl)-9-methyl-4,8-sphingadienine(6)、Ergosterol peroxide 3-O-β-D-glucopyranoside(7)、(22E,24R)-7,22-diene-3β,5α,6β-ergostatriol(8)、(2S,2'R,3R,4E,8E)-N-2'-Hydroxyhexadecanoyl-2-amion-9-methyl-4,8-octadecadiene-1,3-diol(9)、Adenosine(10)、D-Glulopyranose(11)。化合物1和2是SAHA的衍生物,推测是CDB9-31特殊的代谢环境引起了SAHA的生物转化,除了化合物3,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其中有6个化合物至少对一种病原菌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结论 本研究丰富了虫生真菌Samsoniella hepiali次生代谢产物化学多样性。
2025,
46(8):
20-2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03
摘要:
目的 研究热量限制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大鼠糖代谢指标及对子代脂质代谢受损的作用机制。 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健康大鼠)、模型组(GDM模型大鼠)、治疗组(GDM模型大鼠进行热量限制干预),每组15只,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糖代谢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领取45只子代小鼠,分为健康组子代组、模型组子代组及治疗组子代组,每组20只,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免疫印迹检测胰腺组织蛋白表达。 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TC) 、三酰甘油( triacylglycerol,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 density lipopro- tein cholesterol,HDL-C) 降低(P < 0.05);在经过热量干预后治疗组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TC、TG、LDL-C、Nrf2、HO-1水平降低,HDL-C升高(P < 0.05)。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降低(P < 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升高(P < 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SOD、GSH-Px升高,MDA降低(P < 0.05)。与健康组子代相比,模型组子代小鼠TC、TG、LDL-C升高,HDL-C降低(P < 0.05)。与模型组子代相比,治疗组子代小鼠TC、TG、LDL-C降低,HDL-C升高(P < 0.05)。 结论 热量限制可改善GDM大鼠糖代谢及脂质代谢水平,降低胰腺组织病理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2025,
46(8):
27-3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04
摘要:
目的 分析云南省2017-2023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17-2023年云南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信息以及暴发标本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三间分布和病原分布进行描述分析。 结果 云南省2017-2023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340起,报告发病数12586 例,累计罹患发病率为2.34%。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到次年1月和3月,表现为冬春季高发的特征;学校为最主要的发病场所,其中又以中小学生为主要的发病群体;大理州、德宏州、玉溪市和昆明市累计报告起数位居全省前列,累计报告起数占全省报告总起数的79.71%。病原型别交替流行,以甲型H1N1亚型(119起)、甲型H3N2 亚型(81起)和Victoria系(83起)为主要的流行型别。 结论 云南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呈现明显季节性,中小学为主要发病场所,应持续加强学校暴发疫情监测,控制疫情的发生发展。
2025,
46(8):
33-4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05
摘要:
目的 评估营养参数在肺结核患者中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的关系,寻找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素,协助早期识别肺结核并发VTE的高危因素。 方法 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肺结核的323例患者,根据非手术患者VTE风险评估分为VTE评分高危组(n = 116)例和低危组(n = 207)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营养指标Lasso回归进行变量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肺结核患者VTE评分高危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影响曲线评价预测模型。 结果 两组间比较,高危组患者年龄明显大于低危组(59 vs. 41,P < 0.001),原发性高血压病、性别、2型糖尿病病史均无组间差异(P值分别为0.084、0.724和0.488)。组间比较和Lasso回归筛选出ALB、HCT、NRS 2002评分、HBDH、RDW-SD、RDW-CV、TG、CONUT评分、NEFA共9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ALB、NRS 2002评分、RDW-SD、CONUT评分是肺结核患者VTE评分高危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05)。ROC曲线下面积显示:联合因子预测肺结核患者VTE评分高危的AUC(0.892)大于ALB(0.803)、NRS 2002评分(0.735)、RDW-SD(0.685)、CONUT评分(0.774)。拟合预测模型:Logit(P):Y=0.433×NRS-0.136×ALB+0.411×CONUT评分+0.072×RDW-SD-1.770,P=1/(1+e-Y)(Y:预测指数,P:预测概率)。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与实际结果趋于一致(U:> 0.05),决策曲线、影响曲线显示模型能够临床获益。 结论 ALB、NRS 2002评分、RDW-SD、CONUT评分是肺结核患者VTE评分高危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以指导临床,尽早改善这些指标、降低VTE评分,减少血栓风险。同时,该预测模型在验证队列中表现出色,其区分能力、校准精度和临床实用性(决策曲线分析)均达到较好水平。
2025,
46(8):
43-5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06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I/II(PG Ⅰ/PG Ⅱ)、核小体组装蛋白1-like-1(NAP1L1)、SERPINB5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涿州市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200例胃癌患者纳入胃癌组,另选取同期于涿州市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纳入良性组,选取20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血清PG Ⅰ/PG II、NAP1L1、SERPINB5水平;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良性组、胃癌组血清PG Ⅰ/PG Ⅱ水平降低,血清NAP1L1、SERPINB5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良性组相比,胃癌组血清PG Ⅰ/PG Ⅱ水平降低,血清NAP1L1、SERPINB5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G Ⅰ/PG Ⅱ、NAP1L1、SERPINB5均是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PGⅠ/PGⅡ、NAP1L1、SERPINB5单独诊断胃癌的AUC分别为0.821、0.808、0.833,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16,三者联合诊断价值较优(Z = 3.142、3.896、3.114,P < 0.05);胃癌患者3年随访期间,57例死亡,占比28.50%(57/200),143例生存;PG Ⅰ/PG Ⅱ高表达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830,P < 0.05);NAP1L1、SERPINB5低表达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高于高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612、13.321,P < 0.05);死亡组血清PG Ⅰ/PG Ⅱ水平低于生存组,血清NAP1L1、SERPINB5水平与术前淋巴结转移、TNM分期III~IV期患者占比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G Ⅰ/PG Ⅱ升高是胃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术前淋巴结转移、NAP1L1、SERPINB5升高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PGⅠ /PG Ⅱ水平下降,NAP1L1、SERPINB5水平升高,且NAP1L1、SERPINB5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GⅠ /PG Ⅱ是保护因素。
2025,
46(8):
51-5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07
摘要:
目的 构建高龄女性(年龄≥ 35岁)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模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FET治疗的高龄患者首次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临床妊娠,分为临床妊娠组(n = 851)、非临床妊娠组(n = 1866)。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移植情况,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结果 临床妊娠率(clinical pregnancy rate,CPR)为31.32%,女性年龄35~40岁的CPR(40.06%),高于女性年龄≥ 40岁的CPR(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3.371,P < 0.05);模型结果显示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高(OR = 1.053,95%CI:1.012~1.095)、移植优质卵裂胚的数量越多(OR = 1.704,95%CI:1.143~2.542;OR = 2.861,95%CI:1.921~4.262)、移植优质囊胚数越多(OR = 2.033,95%CI:1.077~3.836;OR = 3.886,95%CI:2.035~7.420)、移植日内膜越厚(OR = 1.150,95%CI:1.092~1.212)能提高临床妊娠概率,女性年龄超过40岁(OR = 0.551,95%CI:0.437~0.694)、继发不孕(OR = 0.704,95%CI:0.552~0.896)会降低临床妊娠的概率;模型拟合优度良好(P >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训练集、验证集预测临床妊娠发生的AUC分别为0.723(95%CI:0.699~0.748)、0.726(95%CI:0.689~0.764),截断值分别为0.262、0.260。 结论 女性年龄、AMH水平、不孕类型、移植优质胚胎(卵裂胚、囊胚)数量、移植当日子宫内膜厚度是高龄女性FET周期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临床妊娠具有一定预测能力。
2025,
46(8):
58-6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08
摘要:
目的 研究胸腰椎骨折患者DEXA(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所测BMD(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T-score)、腰椎HU值(hounsfield unit,HU)和改良VBQ (vertebral body quality,VBQ)评分的差异,并分析四者间的相关性以及BMD 、T值、腰椎HU值和改良VBQ评分在预测胸腰椎骨折的效能特点。 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5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住院治疗的胸腰椎脆性骨折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2例患者分为骨折组(n = 63)与非骨折组(n = 69),并分别在DEXA上记录L1~L4椎体BMD、T值,腰椎CT测量HU值,腰椎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计算VBQ评分。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BMD、T值、HU值、改良VBQ评分四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s相关性检验,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operator curve,ROC)分析其预测胸腰椎骨折的效能。 结果 骨折组患者中L1~L4的平均BMD、T值、HU值均低于非骨折组,而改良VBQ评分高于非骨折组,两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01 )。相关性分析中,L1~L4的BMD、T值与L1~L4 HU值呈显著正相关(P < 0.001),L1~L4的BMD、T值、L1~L4HU值三者与改良VBQ评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 < 0.001)。L1~L4平均T值、BMD 、HU值和改良VBQ评分预测胸腰椎骨折的AUC值分别为0.826、0.836、0.759、0.875,其分别对应最佳阈值为T值(-1.65)、BMD(0.836)、HU值(68.4)、改良VBQ评分(3.01)。 结论 L1~L4椎体BMD、T值、HU值和改良VBQ评分四者之间相关性显著,都可以作为预测胸腰椎骨折效能的指标,其中改良VBQ评分预测表现最好,是良好的椎体骨质量评估辅助手段。
2025,
46(8):
65-7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09
摘要:
目的 了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NAFLD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1120 例14~89岁的CHF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身高、体重和BMI等资料,临床诊疗资料(血压、NYHA心功能分级、病因、血生化指标等)及用药情况。采用SPSS 27.0分析CHF合并NAFLD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HF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1120 例患者中,男性634例(56.6%)、女性486例(43.4%)。CHF患者合并NAFLD的患病率为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AFLD患者的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FPG(空腹血糖)、UA(血尿酸)、左房扩大比例、ALT、CHO、TG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均高于非NAFLD患者,NAFLD患者的年龄、BNP、HDL和ACEI/ARB/ARNI使用率均低于非NAFLD患者(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 0.988)、空腹血糖(OR = 1.099)、超重(OR = 3.497)、肥胖(OR = 9.193)是CHF患者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NAFLD可能是CHF患者尤其是年龄较轻、空腹血糖较高、超重和肥胖CHF患者的常见合并症,在临床上,应重视年龄较轻、空腹血糖较高、超重及肥胖的CHF患者的NAFLD筛查、评估及管理。
2025,
46(8):
72-7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10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的因素。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8月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行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手术的患者共107例(所有入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名主任医师完成,均采用前臂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根据患者内瘘在术中或术后3个月内是否能满足正常穿刺完成透析,分为AVF失败组(n = 12)及AVF成功组(n = 95)。收集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化验资料。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比较二者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性。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吸烟史、糖尿病病史、肾病综合征病史、性别、术前血压情况、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者在高血压病病史、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白蛋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病史、肾病综合征病史、术前血压、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影响AVF初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女性患者、糖尿病病史、肾病综合征病史、血红蛋白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压控制不佳是影响AVF初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5,
46(8):
78-8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11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及与血清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GDF11)、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3年9月至2025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并发心肌病患者及20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FOXO1、GDF11、MMP3水平,分析其与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评估诊断价值。 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组病程≥10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率≥90%、胰岛素抵抗指数及FOXO1、MMP3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P<0.05),GDF11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P < 0.05)。FOXO1、MMP3与E/e'正相关,与LVEF、E/A负相关;GDF11与E/e'负相关,与LVEF、E/A正相关(P < 0.05)。列线图模型显示影响因素权重依次为GDF11、FOXO1、胰岛素抵抗指数、MMP3、ROS表达率、糖尿病病程。模型校准良好(χ2=7.336,P = 0.719)。FOXO1、GDF11、MMP3联合诊断AUC为0.950,优于单一指标(P < 0.05)。 结论 GDF11、FOXO1、胰岛素抵抗指数、MMP3、ROS表达率及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心肌病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诊断价值较高。
2025,
46(8):
86-9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12
摘要:
目的 分析辽宁地区18~60岁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危险因素及基因类型分布情况。 方法 以2024年6月至12月辽宁地区18~60岁女性12 688例为研究对象,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辽宁地区18~60岁女性HR-HPV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统计基因类型分布情况。 结果 12688 例辽宁地区18~60岁女性中,2992 例(占23.58%)HR-HPV感染。在2992 例HR-HPV感染者中,其中2804 例单一感染、188例混合感染。在2804 例单一感染者中,主要基因类型为HPV 16型、HPV 52型、HPV 58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离异或丧偶(OR = 3.005,P = 0.001)、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OR = 2.111,P = 0.002)、流产次数“≥2次”(OR = 1.703,P = 0.000)、既往未接种过HPV疫苗(OR = 4.852,P = 0.000)、吸烟史(OR = 3.169,P = 0.000)、有宫颈阴道炎症(OR = 4.741,P = 0.002)、梅毒感染(OR = 3.726,P = 0.000)为辽宁地区18~60岁女性HR-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辽宁地区18~60岁女性HR-HPV感染的主要基因型为HPV 16型、HPV 52型、HPV 58型;HR-HPV感染与离异或丧偶、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流产次数“≥2次”、既往未接种过HPV疫苗、吸烟史、有宫颈阴道炎症、梅毒感染有关。建议针对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制定并优化辽宁地区18~60岁女性HR-HPV感染的防控措施,以降低该人群HR-HPV感染率。
2025,
46(8):
93-9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13
摘要:
目的 评估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高危因素并分析该院抗凝药物用药合理性。 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的妇科手术患者183列病例资料,其中术后诊断VTE 29例,同期154例手术患者为非血栓组。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分析妇科围术期发生VTE的高危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妇科手术后并发VT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回归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有效性。 结果 D-二聚体值高、开腹手术、血栓病史是妇科术后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P < 0.05)。回归构建预测模型AUC较Caprini和G-Caprini高,说明该预测模型有较好区分能力,且其分辨率优于G-Caprini 评分和Caprini 评分。医院VTE预防措施存在机械预防时限不足,出血中风险患者抗凝药物启动时间较晚等问题。 结论 本预测模型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对于抗凝药物使用时机延迟等药物治疗相关问题,临床药师应协助医师评估患者出血风险和血栓风险后,共同制定精准抗凝方案。
2025,
46(8):
100-10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14
摘要:
目的 分析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Treg / Th17变化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患者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进一步分析VMC患者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方法 按1∶1匹配原则筛选研究对象,选取定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VMC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血清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Ⅰ,cTnI)水平判定病情严重程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分为轻症组(n = 79)和中重症组(n = 61);另将定州市人民医院同期体检健康者14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随访1年,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中Treg / Th17截断值将患者根据指标表达高低分组分为Treg / Th17高表达组107例、Treg / Th17低表达组30例。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Treg、Th17、Treg / Th17水平与基线资料;对比轻症组和中重症组Treg、Th17、Treg / Th17水平与基线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Treg、Th17、Treg / Th17单独及通过并联模式的联合检测对VMC患者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MC患者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观察组研究期间脱落4例,纳入136例,对照组脱落3例,纳入137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reg、Treg / Th17明显更低,Th17明显更高(P < 0.05);Th17是影响VMC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OR = 2.547、2.698),Treg、Treg / Th17是影响VMC患者发病的保护因素(OR = 0.507、0.519),Treg、Th17、Treg / Th17联合检测VMC患者发病的诊断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Delong检验证实联合检测的AUC(0.893)显著大于Treg(0.664,Z = 7.042)、Th17(0.696,Z = 6.033)及Treg / Th17(0.721,Z = 5.691)单一检测(P < 0.05);与轻症组比较,中重症组Treg、Treg / Th17明显更低,Th17明显更高(P < 0.05);Treg、Treg / Th17为影响VM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保护因素(OR = 0.547、0.419),Th17为影响VM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2.554)(P < 0.05);Treg、Th17、Treg / Th17联合检测VM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P < 0.05);随访1年VMC患者共死亡36例,Treg / Th17高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及OS高于Treg / Th17低表达患者(P < 0.05)。 结论 VMC患者发病及病情进展过程中均存在Treg / Th17细胞因子失衡,Treg / Th17可作为尽早察觉VMC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指标,临床可将Treg、Th17、Treg / Th17联合检测方案作为临床评估VMC患者发病诊断及病情发展的参考依据。
2025,
46(8):
108-11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15
摘要: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并根据高危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 方法 匿名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化疗患者临床信息80例,将获取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明确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相关高危因素;将高危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另外,收集40例左右患者临床信息检验预测模型,获取ROC曲线、AUC值、约登指数等。 结果 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骨转移、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Cr)、同期放疗(CRT)、同期免疫治疗(IO)、近期手术等与化疗后骨髓抑制相关(P < 0.05);将高危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相应模型的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745、0.755及0.791,提示当p值大于上述值时发生相应骨髓抑制的风险较高。相应模型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677、0.713、0.769,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较好。 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年龄、血肌酐、血清肌酐清除率、肝功能、近期手术、骨转移、同期放疗/免疫治疗等与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采用本预测模型进行计算,当p≥0.745(白细胞)、p≥0.755(血小板)、p≥0.791(贫血)时,发生白细胞、血小板、贫血相关骨髓抑制的风险明显增加(≥95%),建议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
2025,
46(8):
115-12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16
摘要: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特征是膝关节软骨退化和磨损,严重影响下肢活动和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早、中期KOA的治疗主要依赖口服药物、关节注射、外用贴剂和中医药方法等保守方法。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作为一种自体来源的血小板浓缩物,富含多种生长因子且无免疫排斥风险,近年来在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PRP中生长因子的生物半衰期较短和注射部位的流动性,在关节腔内存在结合力不足、作用时间短、靶位治疗效果差、需要重复注射等问题,也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风险。水凝胶是含水的交联聚合物网络,其高组织相容性和药物缓释性备受关注。将PRP负载于水凝胶实现了药物的缓慢、持续释放,其独特的黏附性降低了药物在关节内的流动,从而延长了PRP局部作用时间,减少了重复注射的需求。本文通过综述PRP、水凝胶的生物学特性及负载PRP的水凝胶治疗KOA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旨在通过对这一新兴治疗方法的深入探讨,为KOA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特征是膝关节软骨退化和磨损,严重影响下肢活动和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早、中期KOA的治疗主要依赖口服药物、关节注射、外用贴剂和中医药方法等保守方法。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作为一种自体来源的血小板浓缩物,富含多种生长因子且无免疫排斥风险,近年来在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PRP中生长因子的生物半衰期较短和注射部位的流动性,在关节腔内存在结合力不足、作用时间短、靶位治疗效果差、需要重复注射等问题,也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风险。水凝胶是含水的交联聚合物网络,其高组织相容性和药物缓释性备受关注。将PRP负载于水凝胶实现了药物的缓慢、持续释放,其独特的黏附性降低了药物在关节内的流动,从而延长了PRP局部作用时间,减少了重复注射的需求。本文通过综述PRP、水凝胶的生物学特性及负载PRP的水凝胶治疗KOA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旨在通过对这一新兴治疗方法的深入探讨,为KOA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
2025,
46(8):
127-13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17
摘要: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围术期内导致患者死亡以及影响转归的重要因素。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镇静、抗焦虑等功能。总结右美托咪定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不同种类的发现,并对其结果进行了相应机制的深入探讨。意在进一步阐明心脏疾病患者右美托咪定应用的潜在护心作用。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围术期内导致患者死亡以及影响转归的重要因素。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镇静、抗焦虑等功能。总结右美托咪定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不同种类的发现,并对其结果进行了相应机制的深入探讨。意在进一步阐明心脏疾病患者右美托咪定应用的潜在护心作用。
2025,
46(8):
136-14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18
摘要:
目的 通过硕士研究生对课程的评价,探讨卫生统计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改革效果,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方法 对某医科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内容的掌握和应用、对课程的评价和满意度等。用描述性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应用。学生对教师、课程内容及实用性评价高,学习兴趣浓厚,对课程的满意度高,对课程继续学习的意愿强。课程的学习达到了学生的期望值。课程改革后期末考试成绩(78.60±10.58)分高于改革前(75.78±7.97)分(P < 0.05);改革后优秀率53.6%高于改革前33.5%(P < 0.05)。 结论 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案例式教学和理论与统计软件包操作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对卫生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加强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学科学生课程应用方面的设计和训练。
2025,
46(8):
147-15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19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于云南省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种植科2024年5月至2024年12月就诊的64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运用便利抽样法,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2例。对照组实施口腔种植修复的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实施基于循证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种植修复患者戴牙后6个月内种植义齿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就诊依从性及牙周情况。 结果 干预后第6个月试验组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就诊依从性及牙周情况: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基于循证构建的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就诊依从性,减轻患者牙周出血、减少菌斑堆积,改善牙周状态。
2025,
46(8):
156-17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820
摘要:
慢性冠脉综合征(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 ,CC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CVD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专家组为中西医综合防控,优化诊疗方案,进一步提高CCS临床诊疗效果,研究近年来国内外CCS相关诊疗指南,结合国内中医药治疗进展及云药地方中药特色,特编写本专家共识,旨在通过共识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提升云南省CCS患者管理水平。
慢性冠脉综合征(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 ,CC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CVD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专家组为中西医综合防控,优化诊疗方案,进一步提高CCS临床诊疗效果,研究近年来国内外CCS相关诊疗指南,结合国内中医药治疗进展及云药地方中药特色,特编写本专家共识,旨在通过共识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提升云南省CCS患者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