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陈舒旗 赵芃 尹革芬 肖霞 李燕

黄宝川, 李武全, 唐毅. 云南烧伤中心1500例小儿烧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引用本文: 陈舒旗, 赵芃, 尹革芬, 肖霞, 李燕.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10): 45-5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003
Baochuan HUANG, Wuquan LI, Yi TANG. An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1500 Pediatric BurnsPatients at the Burn Center in Yunnan[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Citation: Shu-qi CHEN, Peng ZHAO, Ge-fen YIN, Xia XIAO, Yan LI.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Antibio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e Heath among Seni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Kunming[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1, 42(10): 45-5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003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003
基金项目: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项目(the CMB 19-35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舒旗(1997~),女,广东茂名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工作

    通讯作者:

    肖霞,E-mail:xxkmyn@126.com

    李燕,E-mail:yanli20021965@21cn.com

  • 中图分类号: R193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Antibio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e Heath among Seni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Kunming

  • 摘要:   目的  One Heath视角下探讨昆明市接受过药学或药理学专业知识培训的医学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多层次认知水平与使用行为。  方法  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线上调查昆明市2所高校医学、动物医学、药学及非医药学专业的1658名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及使用行为,分析抗生素不同层次认知、使用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本科生抗生素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及超级细菌知识平均正确率范围分别为88.4%、88.7%、89.7%、81.1%;40.4%、38.3%、45.8%、36.4%;62.1%、63.2%、65.7%、55.0%。医学及药学学生的抗生素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高于非医药学学生;医学、药学学生的抗生素专业知识水平高于动物医学学生(P < 0.05)。医学、药学学生的抗生素合理使用行为得分高于动物医学及非医药学学生(P <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基本知识得分高,抗生素使用行为趋于更合理;动物医学、非医药学学生的抗生素使用行为不合理的风险约是医学生的1.7倍。  结论  已接受过药学或药理学专业课程教育的医药类高年级本科生的抗生素基本知识掌握尚好,但基于One Health角度的抗生素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动物医学和非医药学学生对抗生素知识的掌握更次之;学生抗生素认知水平影响其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 我国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宽,包括二胎、三胎相关政策的颁布,旨在缓解我国老龄化趋势、维护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等。在这一背景下,关注儿童的安全问题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小儿烧伤这一常见的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小儿烧伤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患儿生理发育快于心理、危险认知度低等特点所导致。烧烫伤引起的瘢痕不仅显著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所属于云南省烧伤研究所,每年收治的大量小儿烧伤的患者,笔者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因烧烫伤而住院的小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烧伤发生时间、烧伤类型、家庭居住地等特征的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小儿烧伤的特点,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小儿烧伤治疗方式、预防措施提供指导。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小儿烧伤的发生情况,以期为减少其发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笔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收治烧伤患者共5 501例,其中小儿烧伤患者共1 500例,占入院总烧伤患者人数27.27%,其中男983例,女517例,男女比例为1.9∶1,纳入标准[1]:(1)年龄0~12岁;(2)入院诊断包括火焰烧伤、热液烫伤、电击伤、高温金属灼伤、酸碱腐蚀伤、爆炸伤、冻伤等温度相关伤害;(3)病例关键数据完整。

    排除标准:(1)病例关键数据缺失、信息不全;(2)入院诊断为慢性创面、瘢痕、整形患者。

    1.2.1   小儿年龄的细分标准[1]

    (1)胎儿期:是指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娩出之前;(2)新生儿期:指胎儿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28 d之内;(3)婴儿期:指刚满月到1岁的孩子。(4)幼儿期:指1~3岁的孩子,年龄∈[1,3);(5)学龄前期:指3岁到上学之前,年龄∈[3,6);(6)学龄期:一般是6~12岁,年龄∈[6,12]。

    1.2.2   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分度[1]

    小儿烧伤严重度分度见表1图1

    表  1  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标准[1]
    Table  1.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Severity of Pediatric Burns
    严重程度表现
    轻度I 度和 II 度烧伤总面积< 5% 。
    中度烧伤总面积5% ~ 15%或III度烧伤面积<5%。
    重度烧伤总面积16% ~ 25%III度烧伤面积为 5% ~ 10% 。
    另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虽然烧伤总面积< 15%,也视为重度;
    ①伴有眼烧伤、面颈部烧伤、手烧伤、会阴部烧伤或吸入性烧伤者;
    ②全身情况严重,有并发症或休克者;
    ③有严重创伤或合并化学药物中毒者;
    ④婴儿头面部烧伤面积>5% 者。
    特重度烧伤总面积>25%或III度烧伤面积>1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1  小儿烧伤严重程度
    Figure  1.  Severity of Pediatric Burns

    通过查阅笔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例系统、烧伤科病例登记表,筛选出满足入选条件的患者信息,采集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烧伤程度、烧伤类型、烧伤面积、烧伤部位、家庭住址、治疗转归等情况,汇总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小儿烧伤的特点。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如(患儿性别、发生季节、烧伤严重程度)使用例数 (n) 和百分率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如烧伤面积、 年龄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 \overline{x}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ANOVA),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间距(I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 检验或 Kruskal-Wallis 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小儿烧伤可见于各年龄段,其中以幼儿期发生率最高,共873例(58.2%),其次学龄前期、学龄期,分别为336例(22.4%)、209例(13.9%),而新生儿期与婴儿期发生率最低,2期共82例(5.5%),见表2

    表  2  小儿烧伤年龄段分布
    Table  2.  Distribution of Age Groups in Pediatric Burns
    时期n占比(%)
    新生儿期+婴儿期825.5
    幼儿期87358.2
    学龄前期33622.4
    学龄期20913.9
    合计150010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5年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入院1 500例小儿烧伤患者,有关小儿烧伤患者入院时间的分析显示,春季(3月、4月、5月)是患者入院的高峰期,累计404例(26.9%),其次是夏季(6月、7月、8月)和冬季,分别累计392例(26.1%)、389例(25.9%),相比之下,秋季(9月、10月、11月)小儿烧伤患者入院人数相对较少,累计315例(21.0%),在不同季节中,小儿烧伤患者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进一步细分到小儿烧伤患者的入院月份,8月是入院人数最多的月份,达到154例;而9月入院人数最少,为100例,此外,对小儿烧伤入院时的性别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每月入院人数均多于女性,见图2

    表  3  小儿烧伤季节分布与性别分布[n(%)]
    Table  3.  Seasonal and Gender Distribution of Pediatric Burns [n(%)]
    季节 性别(n 数值
    春季 243 161 404(26.9)
    夏季 244 127 392(26.1)
    秋季 186 129 315(21.0)
    冬季 252 137 389(25.9)
    合计 925 554 1500(100.0)
    χ2 5.11
    P 0.16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2  1~12月小儿烧伤患者性别分布
    Figure  2.  The distribution of pediatric burn patients by gender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该5年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入院小儿烧伤患者中,其中以热液烫伤(包括热油、热粥、开水等)为主要入院诊断,共1 211例(80.7%),其次是火焰烧伤患者,共223例(14.9%)。其他类型的烧伤,包括电击伤、高温金属灼伤以及其他罕见类型(如化学性烧伤、爆炸伤),占比较少,总计66例(4.4%),见图3

    图  3  小儿烧伤的致伤类型
    Figure  3.  Types of Injury Causing Pediatric Burns

    该5年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小儿烧伤患者烧伤严重程度以中度烧伤为主,累计945例(63.0%),其次是特重度烧伤,累计241例(16.1%),轻度烧伤和重度烧伤为别累计168例(11.2%)、146例(9.7%),见表5。统计中小儿烧伤面积最大为98.0% TBSA,最小为0.1% TBSA,烧伤平均面积$ \bar x $为14.5% TBSA,中值为10.0% TBSA。

    表  5  小儿烧伤患者的临床结局与单种因素是否有关联的分析[n(%)]
    Table  5.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ediatric Burn Patient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ingle Factors[n(%)]
    因素计数资料总数临床结局(nχ2P
    理想不理想
    烧伤危重程度轻度168(11.2)1571123.453<0.001*
    中度945(63.0)93114
    重度146(9.7)1406
    特重度241(16.1)22615
    治疗方式手术、换药376(25.1)37154.5320.033*
    仅换药1124(74.9)108539
    是否自费自费345(23.0)329163.7200.054
    非自费1155(77.0)112530
    并发症344(22.9)323216.4900.011*
    1156(77.1)112036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分析1 500例小儿烧伤患者的入院诊断,统计出小儿烧伤所有损伤过的部位数量,部位计数单位为个,共4 195个,其中头面颈部占比为20.8%(871个),上肢占比21.5%(902个),下肢占比21.6%(908个),躯干占比23.4%(982个),会阴占比3.4%(143个),臀部占比9.3%(389个),见图4

    图  4  小儿烧伤患者烧伤部位分布
    Figure  4.  Distribution of Burn Sites among Pediatric Burn Patients

    该5 a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烧伤患者入院人数共5501例,其中小儿烧伤患者共计1 500例,平均每年300名小儿烧伤患者,同年度小儿烧伤患者占比烧伤入院患者分别为31.1%(383例)、28.4%( 343例)、27.2%(269例)、24.2%(258例)、 24.5%(247例),同年度小儿烧伤患者占比有下降趋势(χ2 = 18.852,P < 0.001),见图5

    图  5  2018至2022年小儿烧伤患者占同期烧伤患者占比
    Figure  5.  Proportion of Pediatric Burn Patients among Total Burn Patients from 2018 to 2022

    小儿烧伤患者住院时长最短为1 d,最长为135 d,平均住院时间为12.4 d。统计中付费方式包括了城镇居民医保337例,新农合医保670例,贫困救助12例,商业健康保险1例,全公费3例,全自费345例,其他社会保险14例, 其他类118例。住院总费用最低花费127.00元,最高花费523 485.60元,住院平均费用为15 667.08元。

    统计该1500例小儿烧伤患者现住址,居住地为县级及以下的居住地累计1027例(68.5%),县级以上居住地累计473例(31.5%),2者比例为2.17∶1,居住地与小儿烧伤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72,P > 0.05),见表4

    表  4  小儿烧伤患者居住地点分布以及性别分布[n(%)]
    Table  4.  Distribution of Residence and Gender among Pediatric Burn Patients[n(%)]
    居住地 总数 性别(n
    县级及以下 1027(68.5) 629 398
    县级以上 473(31.5) 295 178
    χ2 0.172
    P 0.69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将转归为好转、治愈归为临床结局理想,共1454例,将转归为未愈、死亡归为临床结局不理想,共46例。小儿烧伤患者烧伤危重程度、治疗方式、是否有并发症与临床结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是否自费与临床结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烧伤是1种主要由高温引起,或由辐射、放射、电、摩擦或接触化学品而导致的皮肤或其它器官组织的损伤,在研究全球烧伤流行趋势的文章中提到,烧伤是美国、欧洲、非洲等国家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2-3],而在2023年发布的儿童烧伤创面处理专家共识中同样指出,烧伤仍然是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4]。由此可见小儿烧伤的防护在全球范围内都应当得到重视。本研究回顾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小儿烧伤病例,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小儿烧伤患者在春季入院人数最多,其次是夏季和冬季,秋季入院人数最少,这与云南雨季、冷空气频繁以及气温下降导致儿童穿着较厚等气象和季节因素有关。具体到月份,统计数据显示8月是小儿烧伤入院人数最多的月份。 这与夏季末的高温天气、儿童穿着较少以及易于接触火焰和热液表面有关[5]。在统计中发现,幼儿期儿童烧伤的占比远远大于其他时期,原因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点:(1)儿童的认知发展晚于运动发展,使他们有接触危险的机会, 但没有预判和躲避危险的能力;(2)婴儿期儿童生理机能快速增长却又未发育成熟,此时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较为好动但又易受到伤害;(3)家长的防范意识和受教育程度低。在年龄更大的学龄前期、学龄期,小儿烧伤的患者数量明显下降,这说明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自身对于身体的控制、对于危险判断的意识、自身保护意识正慢慢提高,在统计病例中,男性小儿烧伤患者共983例,女性小儿烧伤患者共517例,男女比例为1.90∶1,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男性患儿性格更加活跃有关。

    统计中致伤因素的分类表明,小儿烧伤患者大多数是由热液烫伤引起的,其中热油、热粥和热水是常见的致伤因素,这与安徽、江西、河南、甘肃等地小儿烧伤主要类型相同[610],热液包括热洗澡水、热油、热粥等常见溶液,热油、热粥常见为饭桌上热油意外倒出烫伤儿童,此类烫伤往往较重,热水常见小儿打倒水壶、水盆所致,也可见落入高温温泉或者是洗澡时家长未注意水温高低而导致小儿烫伤,监护人经常通过用手触摸水温评估水温,但这是不够的,因为他们无法仅通过触摸来判断推荐的温度[11]。火焰烧伤是第二大危险因素,常见场景包括燃放烟花爆竹和易燃物品。为预防这些伤害,监护人应选择安全性能有保障的插线板,定期更换老旧电器,将加热厨具和电器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位置,妥善存放酸碱类化学物品,并提供正确的急救措施教育。

    统计2018年至2022年小儿烧伤患者占同期烧伤患者的比例显示,小儿烧伤的发生率逐渐下降,这可能归因于我国近年来对小儿烧伤防治宣传的加强,以及监护人对小儿烧伤防护意识的提高。通过统计的数据,得出小儿烧伤最主要的类型为中度烧伤,最常见的烧伤部位为四肢和躯干,入院患儿平均烧伤面积为14.5% TBSA,平均住院时长为12.4 d,平均住院费用为15667.08元。烧伤患者往往花费较大,幸运的是,大多数小儿烧伤患者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住院费用报销,这减轻了患者家庭的负担。相较于2018年前,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的家庭数量大大降低,根据《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报道,在2022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已达到13.5亿人,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这为群众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障,也是提高小儿烧伤患者的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在居住地方面,小儿烧伤患者主要分布在县级及以下地区,分析其原因:(1)居住条件差;(2)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3)小儿缺少监管,比如天气寒冷的季节,在落后地区,家庭取暖方式大多使用火盆取暖,小儿踩翻火盆、跌入火盆的情况时常发生,并且家中热水储存方式多选用热水壶,小儿打翻水壶导致烫伤的情况也经常发生,监护人对小儿防烧烫伤的意识不强,文化水平不高,落后地区家庭缺少对小儿的监管[12];(4)云南农村地区有吃杀猪饭的情况,烧水时小儿玩闹过程中不慎跌入烧伤水的锅中造成大面积烧伤,此类原因造成的大面积烧伤往往病情危重,致死率极高。

    3.2.1   入院治疗方案

    小儿烧伤患者在入院后,通常根据烧伤的程度、患者的体重以及烧伤后的生理状态来确定补液量,后根据烧伤深度来确定治疗方案,浅度烧伤创面一般外用抗感染药物以及生长因子后使用纱布包裹创面,深度烧伤创面常用治疗方案为切削痂、植皮、VSD负压引流等方法[13]

    3.2.2   药物使用

    小儿烧伤发生后所选取的药物对存活率有着重大的影响,现仍有不少医院及患者家属在患者烧伤发生后选择外用烧伤膏治疗,此类药并无抑菌作用,对烧伤创面保护作用差,使用不当易加重感染,并导致痂下感染,不利于创面引流[14],小儿烧伤因其皮肤较薄,机体免疫力差,体温调节不完善,创面外用药应使用有确切抗菌效果的磺胺嘧啶银等。对于深度烧伤的创面,应及时切除焦痂,预防痂下感染[15]。入我院就诊的烧伤患者常在烧伤发生后使用此类烧伤膏,且从下级医院转入我科的患者仍存在将湿润烧伤膏作为常规药物使用,因此普及烧伤常见外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尤为重要,笔者单位早已摒弃使用湿润烧伤膏,常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剂等药物进行换药,疗效可。

    3.2.3   小儿疼痛管理及心理健康问题

    小儿烧伤患者在治愈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痛苦,不受控制的疼痛会对患者产生短期和长期的负面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16],儿童疼痛管理是最复杂和最具挑战性的医学问题之一[17],损伤和治疗干预(例如,敷料更换和清创、切痂和植皮)引起的炎症相关的代谢失衡可进一步加重疼痛[18],在临床上,烧伤科医师常使用阿片类药物和非阿片类药物用于减轻烧伤患者伤口护理相关的疼痛[19],而阿片类药物是烧伤成人的主要治疗方法,在小儿烧伤人群中,缺乏足够循证研究来指导阿片类药物的处方实践,在阿片类药物长期的使用中会引起不良反应,如增加药物的耐受性、成瘾性等[21],有研究表明合理的利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烧伤后所带来的疼痛,非药物治疗包括有分散患者注意力、更换理想敷料、结合VR游戏等等[22],这些措施均能够有效的减少对小儿烧伤患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在换药过程中,患儿常因为敷料与皮肤组织之间发生的撕脱而引起剧烈的疼痛,因此全球烧伤专家一直在寻找一种理想的烧伤敷料,有关“理想敷料”最重要的几个特质:(1)抗感染能力强;(2)无痛换药;(3)缺乏粘附性;(4)高吸收性。根据烧伤专业多年的发展,各种新型烧伤敷料层出不穷,因敷料的抗感染这一特性发展迅速,现在焦点反而转移到了如何减轻换药时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23],这也是广大烧伤患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新型敷料包括生物敷料、透明敷料、水凝胶敷料、纳米敷料、生物膜敷料、智能敷料等,相较于传统敷料在促进伤口愈合、抗菌和防感染、渗透性和透气性、舒适性和便利性以及个性化治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缺点之一是价格普遍昂贵。

    3.2.4   小儿烧伤预后

    小儿烧伤患者的预后通常不尽如人意,常伴随瘢痕增生、慢性溃疡、毛囊损伤和心理疾病等后遗症,烧伤幸存的儿童经常需要长期、昂贵的临床干预来满足复杂的多维身体和情感需求。小儿烧伤患者早期的瘢痕防治十分重要,有1项研究得出儿科患者伤口愈合所需的每增加1 d,瘢痕形成风险就会增加1.138倍,这突出了预防瘢痕快速愈合的必要性[24],瘢痕的治疗常见的包括手术植皮、药物涂抹、局部按摩、压迫治疗、佩戴康复支具、激光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及其他方法[2526],如较先进的干细胞疗法,骨髓、尿液、脂肪等来源的干细胞可以用于改善慢性伤口的愈合[2728]。后期若瘢痕挛缩导致功能部位受限则需行瘢痕畸形的修复手术。此外,应注意小儿烧伤患者的因烧伤后遗症带来的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小儿烧伤幸存者出现的负面心理障碍风险呈上升趋势[29],他们可能会出现PTSD、ODD、SAD、ADHD等心理障碍[30],小儿烧伤发生后的心理问题开始恢复时间较晚,发展速度也比身体恢复速度慢[31],应长期密切观测患儿的心理状况,避免产生一系列心理疾病而导致失去社交能力,因此在治疗小儿烧伤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要对患儿身体损伤进行治疗,更要预防和早期干预患儿可能因烧伤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3.2.5   小儿烧伤预防

    遵从“预防重于治疗”这一理念[32],对于相关宣传部门,应该加强对小儿烧伤防治理念的传播,在学校、家庭、社区中开展烧伤教育活动,以及联合社交平台合理使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高风险人群,为他们普及烧伤安全意识,如为小儿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减少小儿接触危险的机会,家中配备灭火器等等。除此之外,还应为监护人提供切实有效的烧伤发生时的急救措施,在火灾发生时,监护人应该保护好患儿口鼻,防止吸入性损伤的发生,在安全的位置使用大量冷水冲洗创面,冲洗时观察患儿体温变化,以免患儿体温过低;在触电发生时,监护人应安全断电,评估患儿体征,必要时行心肺复苏,一个及时且正确的现场急救能够使显著减轻患儿的病情并且可以增加患儿的存活率及改善患儿的预后。通过研究调查发现,以高危人群为重点,将主动预防策略与被动预防策略相结合的预防手段往往是有效的,应切实有效的提升监护人对急救措施的认知与实施能力,从而为小儿的健康与安全保驾护航。

    (1)缺少对小儿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健康的评估;(2)缺少对小儿烧伤患者出院后心理健康预后的随访;(3)缺少小儿烧伤患者出院后瘢痕发展情况的跟踪数据。

  • 表  1  不同专业学生抗生素知识正确率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antibiotic knowledge accuracy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majors (%)

    项目医学(n = 919)动物医学(n = 352)药学(n = 118)非医药学(n = 269)
    基本知识
     抗生素就是消炎药*acdf 88.5 75.0 89.0 65.8
     抗生素没有副作用 99.3 98.6 100.0 98.1
     发烧就应该使用抗生素*c 99.1 97.2 100.0 96.3
     普通感冒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91.2 89.2 93.2 88.1
     患病时可根据病情自行服用抗生素*cf 88.1 85.2 90.7 80.3
     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增加致病菌的耐药性 95.3 92.0 92.4 95.2
     使用抗生素越频繁,以后细菌感染就越难治好*e 87.9 90.6 90.7 82.5
     抗生素价格越贵,治疗效果越好*acdf 94.5 86.6 98.3 87.4
     抗生素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f 96.8 95.5 100.0 93.7
     出现感冒症状时及时使用抗生素好得更快*acdf 83.8 72.2 85.6 68.8
     服用头孢类药物并喝酒,会加重副作用 95.1 95.5 96.6 92.9
     抗生素不仅用于人类,还用于动物*ade 82.0 92.9 82.2 76.6
     使用抗生素对人需要限制,但对动物不需要*c 96.8 97.4 98.3 93.7
     抗生素耐药会对全球造成很大的危害*cef 90.8 91.2 95.8 82.9
     吃注射过抗生素的肉类也可摄入抗生素*ade 45.0 77.0 44.1 34.6
     抗生素耐药会带来不可治愈的感染*f 83.6 81.5 86.4 68.0
     抗生素耐药可破坏生态环境*ef 84.9 91.8 82.2 73.2
     基本知识总分[MP25P75)]*cef 15(14,16) 15(14,16) 16(15,16) 14(13,15)
    专业知识
     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的类型*bcdef 17.3 19.3 34.7 5.2
     同时服用多种抗生素产生的效果*abef 60.0 71.3 72.0 59.5
     抗生素的抗感染效果不佳的处理措施*c 91.9 90.6 94.9 86.2
     何时停用抗生素*acdf 64.1 47.2 75.4 39.0
     重症感染患者最常用的抗生素给药途径*acdf 50.8 49.7 63.6 46.1
     轻症感染患者最常用的抗生素给药途径*c 7.3 10.8 10.2 17.8
     中国抗生素使用指南*bdf 9.8 8.0 18.6 5.6
     抗生素耐药产生的原因*f 31.8 30.1 20.3 37.5
     抗生素耐药细菌在环境中的传播方式*ae 60.2 48.3 59.3 61.7
     服用头孢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acdf 44.8 35.5 50.8 34.9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d 6.3 10.5 3.4 6.7
     专业知识总分[MP25P75)]*abfc 5(3,6) 5(3,6) 5(4,6) 4(3,5)
    超级细菌知识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acdef 76.4 62.8 77.1 44.2
     耐多药肺炎链球菌(MDRSP)*cef 77.0 70.5 78.8 48.0
     万古霉素肠球菌(VRE)*bf 35.8 40.6 50.0 30.5
     肺炎克雷伯菌*acdf 22.6 39.2 21.2 32.3
     多重耐药性结核杆菌(MDR-TB)*cef 78.0 74.4 78.0 50.2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ac 77.0 67.0 76.3 52.0
     携带有NDM-1基因的大肠埃希菌 48.5 53.7 47.5 36.1
     超级细菌知识总分[MP25P75)] 4(3,5) 4(3,6) 5(4,6) 4(1,6)
      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医学与动物医学比较,b:医学与药学,c:医学与非医药学比较,d:动物医学与药学比较、e:动物医学与非医药学比较,f:药学与非医药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级细菌知识水平的评估仅在听说过超级细菌者中进行。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专业学生抗生素使用行为程度比较 [MP25P75)]

    Table  2.   Comparison of antibiotic use behavior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majors [MP25P75)]

    项目医学(n = 919)动物医学(n = 352)药学(n = 118)非医药学(n = 269)
    需服用抗生素时,直接向医生提要求或到药店买药*a 3(2,4) 3(2,3) 3(2,4) 3(2,4)
    在宿舍或家里备些抗生素,我生病时能及时用上*a 3(2,4) 3(2,4) 3(2,4) 3(2,4)
    我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基本比说明书上要求的小些*acdf 3(2,4) 3(2,4) 4(2,4) 2(2,4)
    我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基本比说明书上要求的大些*ac 4(4,4) 4(3,4) 4(4,4) 4(3,4)
    患病时,我更愿意接受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c 3(3,4) 3(2,4) 3(2,4) 3(2,4)
    患病时,我更愿意用价格比较贵的抗生素*df 3(2,4) 3(2,4) 4(3,4) 3(2,4)
    患病时,我习惯使用广谱抗生素*acdf 3(2,4) 3(2,4) 3(3,4) 3(2,4)
    看到周围的人感冒时,自己提前服用抗生素予预防*cef 4(3,4) 4(3,4) 4(4,4) 4(3,4)
    患病时,我先自行用药,再看医生 3(2,4) 3(2,4) 3(2,3) 3(1,4)
    患病时,我不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向医生提要求 2(1,3) 2(1,3) 2(1,3) 2(1,3)
    抗生素使用行为总分*adfc 30(26,33) 28(25,32) 31(27,34) 29(25,32)
      注:“*、a 、b、c、d、e、f”符号表示意义与表1相同。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抗生素使用行为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Table  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ntibiotic behavior

    变量βS.E.WaldPOR(95% CI
    抗生素基本知识得分 −0.085 0.031 7.573 0.006 0.919(0.865,0.976)
    抗生素专业知识得分 −0.043 0.035 1.500 0.221 0.958(0.894,1.026)
    超级细菌知识得分 −0.022 0.026 0.732 0.392 0.978(0.930,1.029)
    专业(对照组:医学)
    动物医学 0.559 0.132 17.866 0.000 1.749(1.350,2.267)
    药学 −0.299 0.212 1.976 0.160 0.742(0.489,1.125)
    非医药学 0.521 0.161 10.504 0.001 1.684(1.229,2.309)
    性别(对照组:男) −0.117 0.110 1.135 0.287 0.889(0.717,1.103)
    下载: 导出CSV
  • [1] 王磊,曹巍. 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军事医学,2017,41(5):329-333.
    [2] Phagava H,Balamtsarashvili T,Pagava K,et al. Survey of practices,knowledge and attitude conceraning antbiotics and antimaicrobial resistance among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J]. Georgian Medical News,2019,(294):77-82.
    [3] Mohamed Azmi Hassali,Tengku Karmila Tengku Kamil,Faridah Aryani Md Yusof,et al. General practitioners'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escribing of antibiotics for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Selangor,Malaysia: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J]. Expert Review of Anti Infective Therapy,2015,13(4):1-10.
    [4] 庞素芬,袁丽萍.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同一健康”理念和实践[J]. 中国动物检疫,2015,32(10):58-60.
    [5] Ahmad A,Khan M U,Patel I,et al. 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B. Sc. Pharmacy students about antibiotics in Trinidad and Tobago[J]. Journal of Pharmacy Practice & Research,2015,4(1):37-41.
    [6] 陆一鸣,鲁培俊,钱国宏,等. 社区医生对抗生素知信行及关联因素的多重对应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9):646-650.
    [7] 黄鑫,杨婷,尹建华,等. 新发传染病流行的重要途径—跨物种传播[J].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0,47(4):358-361. doi: 10.3760/cma.j.cn331340-20200615-00194
    [8] 陆婷婷,李歆. 南京市5所高校大学生对抗生素使用知识、态度与行为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274-280.
    [9] 钟苗,杨文丰,高桂娟,等. 广东省居民抗生素知识与使用行为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8,34(5):589-591.
    [10] Xiao-min W,Xu-dong Z,Therese H. Massive misuse of antibiotics b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urvey[J]. Lancet,2016,388(1):S94.
    [11] 王伟业,汪鑫,范文燕. 社区医生抗菌药物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3):94-97. doi: 10.3969/j.issn.1674-9545.2013.03.032
    [12] Horvat O J,Tomas A D,Paut Kusturica M M,et al. Is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 predictor of rational antibiotic use in Serbia?[J]. PLoS One,2017,12(7):e0180799. doi: 10.1371/journal.pone.0180799
  • [1] 朱文卓, 业秀林.  云南基层医护人员对妊娠糖尿病的认知及管理现状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 刘丽丽, 杨表, 张晗, 杨雯捷, 张富荣.  异丙酚和七氟醚对LC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记忆的对比评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3] 赵俊英, 马友妮.  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青光眼患者的临床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4] 吴光柳, 杨明莹, 倪红, 宋高萍, 王会笑, 欧密, 陈奖国.  云南省7家医院578名临床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技能及认知现状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5] 杨鸿宇, 赵石好, 赵睿, 吕玉, 何晓光, 彭云珠, 尹竹萍, 张京晶, 林雁.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率与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苏学文, 朱华, 斯日古楞, 袁海凤.  儿科支气管肺炎抗生素应用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范小琳, 韦涛, 沈凌, 朱敏, 黄芩, 黄申, 普睿, 王明月, 刘伟.  德宏州某戒毒所中缅青少年新型毒品使用者艾滋病知信行为对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赵英.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现状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王宏.  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周睿.  输尿管镜治疗中用应预防性抗生素的疗效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李榕.  HIV感染者口腔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王宏.  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赵光昱.  凉山州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认知与防护行为调查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熊雁.  益生菌治疗婴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华鹏.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病原学标本耐药情况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教育认知与需求现况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2009年楚雄州人民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柴燕玲.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优化抗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陶慧.  临床护士营养知信行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朱兴宝.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疫苗免疫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94
  • HTML全文浏览量:  1664
  • PDF下载量:  2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7-0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9
  • 刊出日期:  2021-10-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