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杨文雨 周丽坤 唐艳 张卫平

杨文雨, 周丽坤, 唐艳, 张卫平.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4): 70-7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13
引用本文: 杨文雨, 周丽坤, 唐艳, 张卫平.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4): 70-7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13
Wenyu YANG, Likun ZHOU, Yan TANG, Weiping ZHANG. Application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and Arterial Spin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4): 70-7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13
Citation: Wenyu YANG, Likun ZHOU, Yan TANG, Weiping ZHANG. Application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and Arterial Spin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4): 70-7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13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13
基金项目: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9FF02(-06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文雨(1975~),男,云南昆明人,医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骨肌影像学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张卫平,E-mail:1638449130@qq.com

  • 中图分类号: R743.3

Application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and Arterial Spin 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疑似急性脑血管病患者82例,均给予ASL和DWI。分析同时间段病灶中心与健侧相应部位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病变信号特征变化、ASL和DW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82例患者中,患侧6 h内、6~24 h、24~48 h及平均值ADC值均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健侧与患侧6 h、6~24 h、24~48 h及平均值ADC值,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所有患者中CASL-PWI低灌注区比DWI的异常信号区大的患者共有47例,而CASL-PWI低灌注区比DWI的异常信号区小的患者共有32例,2种变化信号相等患者6例;DWI < PWI患者中DWI、PWI病变面积均高于DWI = PWI和DWI > P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WI = PWI患者中DWI、PWI病变面积均大于DWI > P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检查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单纯使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 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脑或者是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了病变而引发的疾病,该疾病起病急,发展速度较快,患者的症状为脑局部血液循环异常,功能异常,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当中[1-2]。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急性脑血管病发生人数也不断增多[3]。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该疾病发生率为0.22%,死亡率为0.12%,是引起中年及老年患者死亡的重大疾病[4]。因为该疾病并不是单一病种,临床治疗存在差异,但是准确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基础[5]。本次研究选取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对ASL和DWI的应用情况作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期望可以为临床更好的诊断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依据。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疑似急性脑血管病患者82例。纳入标准[6]:(1)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者,均给予ASL和DWI检查;(2)免疫系统正常;(3)身体各项功能正常;(4)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7]:(1)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异常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2)存在颅内占位病变;(3)存在颅内出血。82例患者中,男6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7±2.3)岁,平均病程(5.5±0.2)d,其中,语言不利或运动性失语15例,肢体麻木或无力29例,头晕以及头痛38例。本研究得到审批并在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

    1.2.1   检查

    (1)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 HDxt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检查,先进行常规轴面检查,包括冠状面、矢状面以及T1WI以及T2WI,再使用三维时间飞跃法进行信息分析与整理,之后进行三维重建,设置层厚为1.5 mm,重复激发时间为30 ms,层距为1 mm,矩阵为256 × 256,层厚为1.5 mm,视野为16 × 16 cm,回波时间:6.5 ms;采集时间:270 s。(2)DWI检查方法:设备型号以及检查的方法均和上述相同,患者仰卧位下检查,将棉球塞入患者耳内,之后给予患者常规DWI检查,参数有:重复时间(TR):3000 ms,2000 ms;TE(回波时间)设置为11 ms,85 ms。设置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检查参数,其中TR设置为2500 ms,TE设置为80 ms;TR:2500 ms;ASL检查:参数有:翻转角度:90°;采集矩阵:64 × 64;TR:2500 ms;TE:12 ms;视野:210 mm × 210 mm;设置层距为0 mm,层数为25层,设置层厚为5 mm,扫描动态数:25~30个;持续标记脉冲时间设置为2000 ms;标记延迟:725 ms。

    1.2.2   图像分析、数据整理

    对感兴趣区(ROI)进行选择,如果病灶只有1个,那么选择时对其最大层面,如果病灶较多,先选择其中最大的1个病灶,之后对此病灶的最大层面进行选取, ROI4 × 4,同时对健侧的ROI进行标记,如果产生异常信号,在ROI的选择方面需要尽量选择近端的。测定ADC时(表观扩散系数),需要测定4次并取平均值。图像由2名医师进行分析,在ASL和DWI上明确病变范围。CASL-PWI(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的低灌注比DWI的高信号区域大代表可以进行溶栓治疗挽救的部分,称为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 ,IP)。

    (1)同时间段病灶中心与健侧相应部位表观扩散系数(ADC)值;(2)病变信号特征变化;(3)观察ASL和DWI的检查灵敏度与特异度。

    应用SPSS24.0软件包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同组患者健侧和患侧的比较为配对资料,且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多组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 \bar{{x}} \pm s $)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组间计量资料行t检验。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2例患者中,患侧6 h内、6~24 h、24~48 h及平均值ADC值均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健侧与患侧6 h、6~24 h、24~48 h及平均值ADC值,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见表1

    表  1  同时间段病灶中心与健侧相应部位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10−3 mm2/s,$\bar{{x}} \pm s$
    Table  1.  Analysis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s at the center of focus and corresponding parts on the healthy side at the same time (×10−3 mm2/s,$\bar{{x}} \pm s$
    项目n6 h内6~24 h24~48 h平均值FP
    健侧 82 0.8 ± 0.1 0.9 ± 0.2 0.9 ± 0.2 0.8 ± 0.1 / /
    患侧 82 0.4 ± 0.1 0.4 ± 0.1 0.3 ± 0.1 0.4 ± 0.1 / /
    差值 82 0.4 ± 0.1 0.5 ± 0.1 0.6 ± 0.1 0.4 ± 0.1 75.167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所有患者中CASL-PWI低灌注区比DWI的异常信号区大的患者共有47例,而CASL-PWI低灌注区比DWI的异常信号区小的患者共有32例,两种变化信号相等患者6例;DWI < PWI患者中DWI、PWI病变面积均高于DWI = PWI和DWI > PWI(P < 0.05);DWI = PWI患者DWI、PWI病变面积均大于DWI > PWI(P < 0.05),见表2

    表  2  病变信号特征变化分析($\bar{{x}} \pm s$
    Table  2.  Analysis of changes in lesion signal characteristics($\bar{{x}} \pm s$
    面积比较nDWI病变面积(cm2PWI病变面积(cm2
    DWI > PWI 32 2.4 ± 0.33 2.0 ± 0.22
    DWI = PWI 6 2.77 ± 0.68* 2.77 ± 0.68*
    DWI < PWI 47 6.4 ± 1.23#* 7.8 ± 2.4#*
    F / 178.164 103.809
    P / 0.001 0.001
      与DWI > PWI比较,#P < 0.05;与DWI = PWI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检查灵敏度与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检查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单纯使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  3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n(%)]
    Table  3.  Comparison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between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and arterial spin labeling [n(%)]
    方法n灵敏度特异度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82 94.37(67/71) 54.55(6/11)
    动脉自旋标记 82 95.89(70/73) 55.56(5/9)
    联合 82 98.73(78/79) 66.67(2/3)
    χ2 3.401 5.209
    P 0.046* 0.041*
      灵敏度 = 真阳/(真阳 + 假阴);特异度 = 真阴/(真阴 + 假阳)。*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急性脑血管病即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属于常见疾病,对中老年人群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8]。此病主要分为脑梗死以及出血性脑卒中2种,这2种疾病在治疗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9]。由于该疾病发病急、发展速度较快、致死、致残率较高等,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抑制疾病进展的关键[10]

    目前关于急性脑血管病的检查,国内外医学界一致认为是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且将检查结果制定临床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11]。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操作方法,患者检查期间没有痛苦,且是当前唯一的音频共振、量子共振、光谱共振融合一体的方法,特点为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可以对血管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清晰显示,为临床更好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12]。但是,该方法也有缺陷,如果检查时间比较长,还会受到饱和效应影响,导致血流信号下降,分支血管显影效果很差,准确性较低、图像质量较差[13]。另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需要的费用比较高,故在基层医院无法广泛推广[14]。故寻找更好的诊断方法、临床推广价值较高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在正常的大脑细胞内外、组织间隙中均有水分子,且在不断做不规则扩散运动。脑缺血刚发生时,弥散降低,分析原因是脑间隙中的水分子异常活动所导致[15]。因此,使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脑缺血初期病灶效果较好。为了对病理下水分子扩散情况真实观察,临床通常使用ADC,且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图像信号于ADC值有负相关性,但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图像的相位离散会变强,信号则会变弱[16]。动脉自旋标记技术通过标记兴趣区对影像采集、剪影,最终可以获得血管影像。被标记的血流如果与水交换,则会引发局部组织Tl值发生变化,最终可以得到脑血流量灌注信息[17]。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目前还不是很成熟,依然有不足之处,因此,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结果显示,82例患者中,患侧6 h内、6~24 h、24~48 h及平均值ADC值均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健侧与患侧6 h、6~24 h、24~48 h及平均值ADC值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故在同时间段病灶与健侧部位对应部位ADC值存在明显的差异。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CASL-PWI低灌注区比DWI的异常信号区大的患者共有47例,而CASL-PWI低灌注区比DWI的异常信号区小的患者共有32例,2种变化信号相等患者6例;DWI < PWI患者中DWI、PWI病变面积均高于DWI = PWI和DWI > P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WI = PWI患者DWI、PWI病变面积均大于DWI > P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在对急性或亚急性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动脉自旋标记技术依然存在不足,故将其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检测对患者缺血性半暗区更准确评估,从而更准确的检出缺血性脑血管病[18]

    结果还显示,联合检查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单纯使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联合诊断急性脑血管病,效果更佳。本研究显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检查急性脑血管病的期间,联合使用效果更好,2种方法的诊断效果均值的肯定。

    综上所述,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ASL和DWI检查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 表  1  同时间段病灶中心与健侧相应部位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10−3 mm2/s,$\bar{{x}} \pm s$

    Table  1.   Analysis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s at the center of focus and corresponding parts on the healthy side at the same time (×10−3 mm2/s,$\bar{{x}} \pm s$

    项目n6 h内6~24 h24~48 h平均值FP
    健侧 82 0.8 ± 0.1 0.9 ± 0.2 0.9 ± 0.2 0.8 ± 0.1 / /
    患侧 82 0.4 ± 0.1 0.4 ± 0.1 0.3 ± 0.1 0.4 ± 0.1 / /
    差值 82 0.4 ± 0.1 0.5 ± 0.1 0.6 ± 0.1 0.4 ± 0.1 75.167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病变信号特征变化分析($\bar{{x}} \pm s$

    Table  2.   Analysis of changes in lesion signal characteristics($\bar{{x}} \pm s$

    面积比较nDWI病变面积(cm2PWI病变面积(cm2
    DWI > PWI 32 2.4 ± 0.33 2.0 ± 0.22
    DWI = PWI 6 2.77 ± 0.68* 2.77 ± 0.68*
    DWI < PWI 47 6.4 ± 1.23#* 7.8 ± 2.4#*
    F / 178.164 103.809
    P / 0.001 0.001
      与DWI > PWI比较,#P < 0.05;与DWI = PWI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n(%)]

    Table  3.   Comparison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between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and arterial spin labeling [n(%)]

    方法n灵敏度特异度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82 94.37(67/71) 54.55(6/11)
    动脉自旋标记 82 95.89(70/73) 55.56(5/9)
    联合 82 98.73(78/79) 66.67(2/3)
    χ2 3.401 5.209
    P 0.046* 0.041*
      灵敏度 = 真阳/(真阳 + 假阴);特异度 = 真阴/(真阴 + 假阳)。*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梅茸,陈文利,张凤丽,等. 脑CT灌注成像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3):64-70. doi: 10.3969/j.issn.1003-4706.2017.03.015
    [2] 庞坚信,季文斌,杨艳,等.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联合DWI在急性脑缺血病变中的应用[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2):127-129. doi: 10.3969/j.issn.1009-816x.2019.02.006
    [3] 戴真煜,陈飞,姚立正,等.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在鉴别超急性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中的联合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7):1327-1332. doi: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17.009
    [4] 崔勇,郑智艳,黄玲,等.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8):847-850. doi: 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8.08.003
    [5] 高原,刘晓凡,牛朋影,等. 全脑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J]. 宁夏医学杂志,2018,40(7):614-616.
    [6] 张博伦,梁晓芸,韩璐,等.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36(12):1898-1901. doi: 10.3969/j.issn.1002-1671.2020.12.003
    [7] 杨民,李海歌,吴亚红,等. 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8):1428-1431,1436.
    [8] 阎晓宇,王培培,吉祥.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4):408-410.
    [9] 蒋代彬,杨清,张国靖,等. 磁共振3D-pCASL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4):437-440. doi: 10.3969/j.issn.1005-3697.2019.04.31
    [10] 边祥兵,张德康,吕晋浩,等. 多模式MRI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装备,2020,17(3):57-61. doi: 10.3969/J.ISSN.1672-8270.2020.03.015
    [11] 刘佩.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0):129-130,141.
    [12] Mesguich C,Hulin C,V Latrabe,et al.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18-FDG PET/CT and whole-body diffusion-weighted MRI in the assessment of multiple myeloma[J]. Annals of Hematology,2020,99(12):2869-2880. doi: 10.1007/s00277-020-04265-2
    [13] 赵文超,宋雨,唐晨虎,等. 磁共振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 磁共振成像,2020,11(12):1156-1158,1166. doi: 10.12015/issn.1674-8034.2020.12.016
    [14] 孟云,符大勇,周建国,等.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36(2):143-146.
    [15] 钟柱,蔡少训,林海韬. MRA联合3D-ASL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8(1):10-12. doi: 10.3969/j.issn.2095-9664.2020.01.03
    [16] Pirasteh A,Johnson B,Dimitrov I E,et al. Turbo spin-echo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in prostat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men with pelvic hardware[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Tomography,2020,44(4):519-526. doi: 10.1097/RCT.0000000000001067
    [17] 温宏峰,王瑞彤,李继来,等. 磁共振双不匹配技术指导不明时间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伴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治疗[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21(6):568-571. doi: 10.3969/j.issn.1009-0126.2019.06.003
    [18] 王盛磊,朱幼玲,唐敏. MR灌注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16(5):274-277. doi: 10.3969/j.issn.1672-5921.2019.05.011
  • [1] 张莉, 岳梨蓉, 王睿, 陈涌, 岳万远, 丁昱.  磁共振成像在无髁突骨折的颞颌关节即刻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228
    [2] 毕国力, 龚霞蓉, 张洁, 芮茂萍, 任丽香, 陈渝晖, 陈婧.  磁共振3D-BRAVO增强成像在脑静脉窦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3] 李丽萍, 王关顺, 马坚, 陈迪, 丁莹莹.  表观扩散系数在急性间质水肿性胰腺炎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4] 蔡莉, 段楚玮, 朱云珍, 赵卫, 何波, 张振光.  磁共振小肠造影多序列联合成像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5] 吴晓涛, 李传俊, 伍鑫, 钟世燕.  磁共振成像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李卓琳.  扩散加权成像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黄振华, 石鑫, 王辉涛, 张劲松, 王光, 郝金刚, 刘建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膀胱癌T分期的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孙立辉.  CT灌注成像对脾脏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杨少华.  血清多种肿瘤标记物联合磁共振成像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孙冬梅.  DNA定量分析及高危型人乳状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刘训强.  完全穿刺技术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陈启明.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肢体功能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李东波.  CT灌注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栗明.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张涛.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王维.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超声定位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孙敏.  常规MRCP检查在胆囊结石患者行LC前的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谢筱晞.  3.0T磁共振成像评价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王甄.  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郝金钢.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初步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696
  • HTML全文浏览量:  2291
  • PDF下载量:  1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1-0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4-02
  • 刊出日期:  2022-04-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