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尹丽娟 宝凌云 姚静

尹丽娟, 宝凌云, 姚静.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3): 166-17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315
引用本文: 尹丽娟, 宝凌云, 姚静.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3): 166-17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315
Lijuan YIN, Lingyun BAO, Jing YAO. Effec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Assisted Expectoration in 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3): 166-17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315
Citation: Lijuan YIN, Lingyun BAO, Jing YAO. Effec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Assisted Expectoration in 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3): 166-17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315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315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0J022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尹丽娟(1980~),女,云南富源人,医学学士,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儿科护理工作

    通讯作者:

    姚静,E-mail:yinlijuan@etyy.cn

  • 中图分类号: R722.6

Effec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Assisted Expectoration in 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

  • 摘要:   目的  探索应用电动牙刷的机械振动作用来协助新生儿进行排痰的效果。  方法  选取120例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开展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电动吸痰护理,实验组使用电动牙刷进行机械振动后再进行电动吸痰,比较2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肺脏超声变化情况。  结果  应用电动牙刷机械振动辅助排痰组患儿在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气分析结果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后动态观察2组患儿肺部超声图像变化,可见B线逐渐减少,胸膜线和A线的恢复,实变范围缩小等征象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  结论  对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进行吸痰前先施以机械振动,可以使痰液排出更充分,从而提升治疗的效果,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均占首位,它具有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1]。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死亡率约为5%~20%[1-2],且新生儿病情进展快,控制不好很容易就进展为重症肺炎,新生儿重症肺炎死亡率更高达30%~50%[3-5];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大多患儿以发热、咳嗽、痰多、肺部听诊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显示肺部有纹理增粗或者斑片影的渗出影像[6-8]。新生儿不会主动排痰,痰液堵塞气管或支气管引起通气不畅,血气分析指标中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指数降低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9-10],电动吸痰清除气道分泌物是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电动吸痰能清理出气管中的痰液,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中的痰液很难清除,容易导致痰液堵塞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导致肺通气换气面积缩小,严重的者会引起新生儿肺实变[11]。目前临床上使用多频振动排痰机对儿童及成人进行机械振动辅助排痰,疗效获得了临床认可并广泛使用,但该设备不适用于新生儿及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本研究在吸痰前先用电动牙刷进行肺部区域体外振动,通过电动牙刷的机械振动以及振动时产生的穿透力,使气管、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中的痰栓脱落,通过体位引流至主支气管,再通过电动吸痰的方式清理出痰液,达到提升痰液清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肺炎的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1)纳入标准:入院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9],日龄≤28 d,为后天获得性感染性肺炎,根据患儿气促、呼吸困难、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肺部X线有病变,病原学检查阳性。患儿监护人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文件;(2)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患儿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道结构异常(如气管软化、气道狭窄)等[10];究过程中家长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治疗过程中因伴随外科疾病转出新生儿病房的患儿。

    所有研究对象均按照新生肺炎诊疗规范进行诊断和治疗。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及X线检查,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性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吸氧、雾化均按照治疗规范给予治疗;按照基础护理常规以及新生儿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入院时进行床旁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入院24 h经过治疗后再次进行床旁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如果病情变化需要检测血气随时检测。对所有研究对象在进行吸痰干预前后均使用床旁B超进行动态监测肺部改善情况。2组患儿均根据肺部啰音情况进行电动吸痰,但实验组患儿在吸痰前使用电动牙刷进行机械振动10~15 min后再吸引,如果痰液过多,先进行电动吸痰,吸痰后使用电动牙刷进行10~15 min机械振动后再次吸痰。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执行,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

    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痰液消失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2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治疗后肺脏超声好转情况。

    应用 SPSS 20. 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以 $ \bar x \pm s $ 表示,采用 t 检验,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120例患儿在入院时通过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确定为感染性肺炎:2组患儿体重、胎龄、入院日龄、分娩方式、是否母乳喂养、临床症状、入院时动脉血气分析指标、X线检查结果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  1  2组一般资料的比较结果[$ \bar x \pm s $/n(%)]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 \bar x \pm s $/n(%)]
    组别n日龄(d)母乳喂养分娩方式入院体重(g)
    阴道分娩剖宫产
    实验组 60 20.05 ± 2.23 43(72) 46(76.7) 14(23.3) 30456.86 ± 852.15
    对照组 60 21.03 ± 1.59 45(75) 44(73.4) 16(26.6) 3014.89 ± 913.20
    t/χ2 2.259 4.053 3.181 0.538
    P 0.056 0.072 0.076 0.58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痰液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  2  组治疗指标比较($ \bar 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bar x \pm s $
    组别n痰液消失(d)咳嗽消失(d)住院天数(d)
    实验组 60 4.45 ± 1.54 5.20 ± 2.13 6.43 ± 1.87
    对照组 60 6.43 ± 1.26 8.15 ± 2.26 9.10 ± 2.65
    t 7.346 4.863 3.969
    P < 0.001* < 0.001* <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 组护理后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更高,而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护理前降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3

    表  3  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情况比较 ($ \bar 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bar x \pm s $

    组别
    PaO2(mmHg) PaCO2(mmHg)
    护理前护理后 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 60.25 ± 9.09 72.24 ± 14.56 45.53 ± 11.03 38.27 ± 8.52
    实验组 60.46 ± 8.35 80.84 ± 13.24 46.02 ± 10.35 35.51 ± 6.82
    t 0.892 6.843 0.026 3.283
    P 0.487 0.001* 0.681 0.013*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典型病例:同一患儿护理前后对比,图1A为入院时胸部X-线片,提示有严重渗出,右上肺实变影,图1B为入院时肺超声下提示右上肺实变,可见碎片征。图1C为治疗1 d后肺脏超声显示实变区缩小,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图1D 为治疗后2 d,超声提示实变完全消失,呈肺间质综合征改变。

    图  1  治疗前后超声下结果比较
    A:入院时床旁片;B:入院时肺脏超声;C:治疗 1 d 后肺超声;D:治疗 2 d 后肺超声
    Figure  1.  Comparison of ultrasound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肺脏因完全的气体反射,一直是超声检查的“禁区”,但当肺泡受损时,其充气、含水量的改变在超声下可出现异常影像 [12],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meta分析证实肺脏超声对新生儿肺实变、肺透明膜病、湿肺、气胸等肺脏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13-14]。中国新生儿肺脏超声创始人刘敬教授牵头发布《新生儿肺脏超声检查操作规范指南》[13],为我国新生儿肺脏超声的应用提供了指导,肺脏超声应用于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诊断及监测是有充分的理论指导及临床实践经验的,通过肺脏超声动态监测新生儿肺脏实变范围、定位,护理施以精准的化的护理措施,如使用电动牙刷对肺脏病变部位进行机械振动,使痰栓脱落,引流出肺部分泌物,有利于电动吸引时更充分清理出分泌物,改善新生儿通气效果,有利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的早期康复[15-16]。临床上肺脏超声动态监测多数情况仅仅作为医护人员的“第三只眼睛”来监测患儿的病情,并未对患者进行收费,没有增加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且避免了患儿反复暴露在X线下,减少患儿被射线的伤害,符合伦理要求。

    大量肺脏B超发现,新生儿严重肺炎发生肺实变时肺实变部位多数在肩甲、脊柱两侧的肺组织,与新生儿不会翻身长期处于治疗体位有关,因重力的原因导致肺渗出液集中在相对低位的肺组织,更换体位有利于减少肺实变,当发生肺实变时用电动牙刷对实变部位体外进行机械振动,经气道吸痰或者气管插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电动吸痰,可以有效治疗或改善肺实变。本研究中对危重新生儿进行了床旁X线检查和肺脏超声监测,脊柱两侧微小实变在X线下很难发现,在B超下能早期发现肺实变图像,说明肺脏超声在新生儿肺部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大量文献报道肺实变多发生部位为肺下段,在本研究中发现,新生儿肺实变高发部位与成人及儿童不一致,新生儿肺实变主要发生部位为肩胛骨处、其次是脊柱两侧,可能与体位有关,新生儿因本身不能自主活动,基本处于平卧位,新生儿常规处于卷曲姿势,这样的姿势导致肩胛骨部位处于低位,因为重力的原因,导致肩胛骨和脊柱两侧的肺组织发生重力性肺炎,也叫坠积性肺炎,从而引起此处肺实变。

    脉血气分析的监测主要用来判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时通气换气的情况,是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及时掌握和纠正其酸碱平衡、改善其低氧血症,提高其肺泡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将会对患儿的治疗过程,提供重要的指导性依据[17-18]。本研究对感染性肺炎患儿入院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通过治疗24 h再次复查血气分析来判断2组患儿治疗的效果,进行初步实验决定使用24 h而不是更长或者更短的时间,在预实验中选取24 h、48 h和72 h进行观察,发现48 h和72 h复查血气指标2组患儿均趋于正常,说明感染性肺炎患儿通过抗生素治疗、雾化、吸痰、吸氧等措施绝大多数能在2~3 d得到控制,当清理呼吸道有效,通气换气得到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该时间的选择提供更多研究者的参考,以便将来有更多研究来提供准确复查血气分析的时间节点。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生后主要病理变化为肺组织充血、水肿或是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新生儿的肺泡中会因此充满渗出物,并可透过肺泡壁通道向周围组织蔓延,新生儿不会自主排除痰液,非常容易出现患儿呼吸道阻塞、肺不张等情况[19-20]。因此,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辅以高质量的排痰,及时排出肺部及气道分泌物来确保气道畅通,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最佳辅助措施,临床上已经有机械振动排痰的设备,在成年人、年长儿童中被广泛使用,且疗效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该设备未设置新生儿使用的档位,也没有针对新生儿的振动探头,振动幅度超过了新生儿的承受范围,且明确不能用于新生儿,但振动排痰在临床上疗效可靠,故使用相同原理的电动牙刷作为新生儿机械振动排痰的设备进行振动排痰,一方面相对于昂贵的医疗器械,电动牙刷节约了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电动牙刷起到了跟成年患者、年长儿使用机械排痰仪相同的效果,振动的力度是一种渗透力,力量限于振动的局部,很少反射或牵涉到其他部位,通过振动的渗透作用,使气管壁的痰栓脱落,通过电动吸引,达到有效清除痰液的目的。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生电动牙刷的机械振动导致的骨折、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

    综上,新生儿使用电动牙刷进行机械振动排痰简单方便,通过电动牙刷的机械振动,能使痰栓脱落并通过吸痰清除痰液,提升宝宝排痰的舒适度,同时能提升排痰的效果。

  • 图  1  治疗前后超声下结果比较

    A:入院时床旁片;B:入院时肺脏超声;C:治疗 1 d 后肺超声;D:治疗 2 d 后肺超声

    Figure  1.  Comparison of ultrasound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  1  2组一般资料的比较结果[$ \bar x \pm s $/n(%)]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 \bar x \pm s $/n(%)]

    组别n日龄(d)母乳喂养分娩方式入院体重(g)
    阴道分娩剖宫产
    实验组 60 20.05 ± 2.23 43(72) 46(76.7) 14(23.3) 30456.86 ± 852.15
    对照组 60 21.03 ± 1.59 45(75) 44(73.4) 16(26.6) 3014.89 ± 913.20
    t/χ2 2.259 4.053 3.181 0.538
    P 0.056 0.072 0.076 0.58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组治疗指标比较($ \bar 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bar x \pm s $

    组别n痰液消失(d)咳嗽消失(d)住院天数(d)
    实验组 60 4.45 ± 1.54 5.20 ± 2.13 6.43 ± 1.87
    对照组 60 6.43 ± 1.26 8.15 ± 2.26 9.10 ± 2.65
    t 7.346 4.863 3.969
    P < 0.001* < 0.001* <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情况比较 ($ \bar 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bar x \pm s $


    组别
    PaO2(mmHg) PaCO2(mmHg)
    护理前护理后 护理前护理后
    对照组 60.25 ± 9.09 72.24 ± 14.56 45.53 ± 11.03 38.27 ± 8.52
    实验组 60.46 ± 8.35 80.84 ± 13.24 46.02 ± 10.35 35.51 ± 6.82
    t 0.892 6.843 0.026 3.283
    P 0.487 0.001* 0.681 0.013*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丁瑛雪,崔红. 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病因与抗感染治疗[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7,24(5):340-345. doi: 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7.05.005
    [2] 王艳,丁传刚.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治进展[J]. 医学综述,2010,16(22):3460-3462. doi: 10.3969/j.issn.1006-2084.2010.22.035
    [3] 钱甜,曹云,王传清,等. 新生儿社区和医院感染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和细菌药敏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30-235. doi: 10.3969/j.issn.1000-3606.2009.03.008
    [4] 张永青. 新生儿肺炎临床观察和护理[J]. 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6):171-173.
    [5] 罗晓琴,段功香,王芳,等. 面罩叩背排痰预防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2019(31):3922-3925. doi: 10.12104/j.issn.1674-4748.2019.31.021
    [6] 范娟,王建辉. 震动排痰仪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24-25.
    [7] 李智军. 机械振动排痰对呼吸衰竭患儿排痰效果及临床症状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6):104-107. doi: 10.7619/jcmp.201506033
    [8] 尹丽娟,宝凌云,李玲,等. 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护理干预及医院感染控制效果[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6):178-180. doi: 10.3969/j.issn.1003-4706.2020.06.035
    [9] 邵肖梅, 叶鸿瑁, 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401-408.
    [10] 刘凯凤,张镇,张郑平,等. 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行机械通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J]. 天津医药,2021,49(3):320-324.
    [11] 卜琰娜.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特点及炎症与免疫指标检测分析[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1,19(1):65-68.
    [12] 李淑敏. 电动牙刷在极低出生体重儿震动排痰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7,15(25):3189. doi: 10.3969/j.issn.1674-4748.2017.25.058
    [13] 邱如新,郭九叶,刘敬. 肺脏超声监测在新生儿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34(1):13-18.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9.01.004
    [14] 李亮,刘桂英,苏瑛,等. 肺脏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肺炎的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35(2):119-122. doi: 10.3969/j.issn.1002-0101.2019.02.008
    [15] 赵佳,臧国礼,陈仕宇,等. 肺脏超声与X线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 重庆医学,2020,49(10):1627-1630.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20.10.018
    [16] 陈慧敏,霍亚玲,冯云,等. 肺脏超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1,19(2):172-174. doi: 10.3969/j.issn.1672-0512.2021.02.020
    [17] 尚彪,覃夏川,刘学彬,等. 动态肺部超声监测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拔管期中的临床价值[J]. 西部医学,2018,30(5):720-723,731. doi: 10.3969/j.issn.1672-3511.2018.05.023
    [18] 岑英恺. 77例新生儿肺炎血气分析结果探讨[J]. 医药前沿,2013(7):183-184. doi: 10.3969/j.issn.2095-1752.2013.07.189
    [19] 何文婷,吴晓彬. 新生儿细菌性肺炎PCT、心肌标志物及血气分析联合诊断价值[J]. 重庆医学,2019,48(23):4122-4124.
    [20] 单丽琴,周庆女,黄华飞.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浙江医学,2020,42(2):181-183. doi: 10.12056/j.issn.1006-2785.2020.42.2.2019-1906
  • [1] 胡霆, 王璐瑶, 梁静, 张静, 冷娇, 李秀芳.  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现状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226
    [2] 李团, 周玉娥, 马丽, 廖桂.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检测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122
    [3] 李伟杰, 陈丽琴, 李亚玲, 韩永慧, 李小娟, 王若谷.  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一起CRKP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223
    [4] 王双双, 陈丽琴, 李亚玲, 李伟杰, 杨家义.  2020至2022年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509
    [5] 张彩营, 奎正平, 王琼, 赵小龙, 侯晓梅, 齐志业.  新生儿高促甲状腺素血症围产期危险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29
    [6] 吴婕, 刘珺, 张燕, 董旭东, 冯幸子, 陆秦楠, 刘玲艳.  近10 a 3655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14
    [7] 王静, 唐莲芳, 顾美群, 许小艳, 余建华, 何山, 李紫薇, 毕凯, 刘丽巧, 赵琼, 米弘瑛.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及早期临床特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18
    [8] 杨慧波, 虞闰六, 缪勤, 刘德良.  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肖艳, 米弘瑛, 胡建英, 刘宇.  基于新生儿临床抗感染治疗与细菌变迁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尹丽娟, 宝凌云, 李玲, 袁媛.  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护理干预及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龚英峰.  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血清sICAM1、sTREM-1变化及与免疫和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何玲, 肖晶, 杨必彦, 王松.  新生儿脓毒症休克血清AT与PCT、sh-CRP相关性及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蒋榆辉, 刘玲, 和灿琳, 李阳.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王荣, 龙艳华, 姚兰.  护理干预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张怡.  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呼吸急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倪忠梅.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李瑞.  外伤性血尿患者膀胱痉挛的护理干预,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陈石桂.  护理干预对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状态焦虑度及康复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文勇.  彝族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诊治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与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22)

    1. 李雅静,于华.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妇儿健康导刊. 2024(02): 59-61 . 百度学术
    2. 张艳梅. 机械排痰辅助药物治疗对小儿肺炎患儿排痰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03): 142-144 . 百度学术
    3. 万娟,刘慧珍,刘路,刘攀,廖青慧. 机械振动排痰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创新. 2024(10): 75-79 . 百度学术
    4. 鲁金,周玲. 机械振动排痰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04): 282-284+288 . 百度学术
    5. 刘妹. 电动牙刷按摩肺俞穴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振动排痰中的应用. 黑龙江中医药. 2024(02): 26-28 . 百度学术
    6. 林阿蝉,林小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联合童趣化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24(16): 149-151+155 . 百度学术
    7. 陈宝兰,缪建平,谌帆,赖玉婷. 鼻负压置换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氧气雾化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研究. 医学信息. 2024(22): 38-41 . 百度学术
    8. 张国清,李薇,陈葵带. 肺部超声技术对新生儿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中国医药科学. 2024(22): 68-71 . 百度学术
    9. 黄庆良,骆世明. 电动吸痰机联合全自动洗胃机在中毒患者急诊治疗期间的效果.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4(12): 2232-2234 . 百度学术
    10. 钱海霞,马卉. 改良式拍背吸痰法在肺炎患儿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05): 102-105 . 百度学术
    11. 朱琰,殷晶,刘庭姣,施妤. 机械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联合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23(17): 165-167 . 百度学术
    12. 徐瑶瑶,郑芳明,江海霞.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对患儿临床症状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23(24): 89-92 . 百度学术
    13. 尹丽娟,宝凌云,王芳,袁媛. 肺脏超声动态监测在新生儿重症肺炎精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10): 202-206 . 本站查看
    14. 周冉冉,蒲海波,王媛. 无创吸痰结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19): 2688-2692 . 百度学术
    15. 管辉琴,周丽玲. 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分期运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康复效果的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23(30): 105-110 . 百度学术
    16. 黄少波,王新玲. 维生素D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及其对TLR2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23(35): 138-141 . 百度学术
    17. 肖诗兰,唐帆. 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肺部超声的临床护理实践.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12): 2373-2376 . 百度学术
    18. 张晓丽. 乙酰半胱氨酸肺泡灌洗术联合振动排痰仪对肺不张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的影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10): 97-99 . 百度学术
    19. 何莲,陈佩娟,李丹,邓婵媛. 振动型肿瘤患者护理用排痰器设计.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2(07): 325-328+333 . 百度学术
    20. 汤琼,华翠红. 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体位引流在新生儿肺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装备. 2022(20): 156-158 . 百度学术
    21. 吴静娴,王君琴. 无创吸痰技术在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中国医药导报. 2022(32): 176-179 . 百度学术
    22. 肖民. 机械振动排痰仪联合综合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装备. 2022(24): 188-19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 加载中
图(1)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553
  • HTML全文浏览量:  2281
  • PDF下载量:  42
  • 被引次数: 2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2-1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2-18
  • 刊出日期:  2022-03-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