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uppor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V-infected Patients on Antiviral Therapy
-
摘要:
目的 了解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提高该人群的社会支持程度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定点医院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特征、HIV感染相关情况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信息,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分析。 结果 631名HIV感染者社会支持总分为(28.44±8.48)分,各维度得分为客观支持(6.14±2.56)分、主观支持(16.54±5.69)分、对支持的利用度(5.76±2.26)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 < 0.001)。30岁以下青年、居住地为农村、非独居、已婚、有职业、文化程度高、家庭年平均收入高、参加感染者小组活动是社会支持的有利因素(P < 0.05)。 结论 云南省HIV感染者的社会支持总体状况较全国差,应加强对老年感染者、居住在城市者、独居人员、离异/丧偶/未婚者、无职业者、家庭年平均收入较低者以及未参加感染者小组活动的感染者的人文关爱,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social support of HIV patient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explor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social support status of this population in the future. Methods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was used to conduct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HIV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in designated hospitals in Yunnan province.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HIV infection-related inform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and 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t-test,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social support in 631 HIV patients was (28.44±8.48), the scores of objective support (6.14±2.56), subjective support (16.54±5.69) and support utilization (5.76±2.26), all of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e domestic norm (P < 0.001). Being youth under 30 years old, living in rural areas, not living alone, being married, having an occupation, having a high level of education, having a high average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and participating in group activities with infected persons were favorable factors for social support (P < 0.05). Conclusions The overall social support status of HIV-infected people in Yunnan Province is worse than that of the whole country. Humanistic car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elderly infected people who are older, living in cities, living alone, divorced/widowed/unmarried, unemployed, those with low average annual family income and those who do not participate in group activities for HIV-infected people, so as to improve their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
Key words:
- AIDS /
- Social support /
- Influencing factors /
- Yunnan Province
-
近年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s,HFMD)在亚洲-环太平洋地区不断暴发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对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2]。我国自2008年安徽阜阳暴发手足口病以来,疾病的防控形势异常严峻,随后该病被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3−4]。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A组病毒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作为引起手足口病的两种重要病原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EV71灭活疫苗的成功上市[5],由EV71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病例逐步减少,CA16成为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6]。此外,由CA16病毒感染引发的重症病例和反复感染的比例不断增加[7],防控形式依然十分严峻,因此开发针对CA16或者与EV71联合疫苗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8−9]。本研究对采集的手足口病患者临床咽拭子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对得到的CA16毒株进行病毒扩增、稳定性传代、蚀斑克隆纯化、基因同源性及进化分析比较,筛选疫苗候选株,为CA16疫苗研发提供前期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培养
本研究中用于病毒分离的Vero细胞和病毒传代培养的KMB17细胞均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细胞所用的培养基为DMEM溶液(Gibco,USA),血清为10%小牛血清(Gibco,USA)。
1.2 病毒分离及适应性培养
把Vero细胞悬液加入到T25细胞瓶中,待其生长成单层细胞后,去掉旧培养液,取上述临床样本0.5 mL接种到到细胞表面,37 ℃孵育30 min,然后加入DMED-1%小牛血清维持液,37 ℃培养3~5 d,可见细胞出现典型变圆、折光性增强、脱落等细胞病变特征。待80~90%细胞病变后,细胞培养液在−20 ℃反复冻融2~3次,收集全部细胞培养液,于−80 ℃冰箱保存。
1.3 病毒滴度测定
把分离的病毒进行10倍梯度稀释,每孔0.1 mL接种到96孔长成单层的Vero细胞中,每个稀释度接种8孔置于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用倒置显微镜每日检查细胞病变情况,接种7 d后按照按Reed-Muench公式计算病毒的感染性滴度。
1.4 病毒在细胞上的适应培养及传代
把KMB17细胞悬液加入到含有8%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然后转入到T25细胞瓶中,待其长成单层细胞后,丢弃旧培养液。取在Vero细胞上收获的第5代CA-16病毒收获液0.5 mL与KMB17细胞在37 ℃孵育30 min,加入DMEM-1%小牛血清的维持液,待细胞出现80%病变时,收集病毒收获液,冻存于−80 ℃冰箱备用,后续适应性传代按上述方案进行。
1.5 病毒鉴定及蚀斑克隆纯化
利用CA16标准血清,对上述细胞收获液进行鉴别试验,取在KMB17细胞感染病变的CA16收获液,按10倍稀释到10−5 PFU,分别加到形成单层的KMB17细胞中,37 ℃孵育30 min,加入含1%甲基纤维素的DMEM-1%小牛血清培养液,待其凝固后置于37 ℃培养,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直至出现典型的蚀斑后,用巴氏管吸取相应的蚀斑,转入1.5 mL的离心管中,加入1 mL PBS,捣碎后后离心取上清,按上述的方法再克隆纯化1次。第2次蚀斑克隆得到的病毒用于在KMB-17细胞上进行传代。
1.6 病毒基因组核酸的提取、逆转录及PCR的扩增
将病毒进行病毒基因组的提取,按照TAKARA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然后用反转录试剂盒进行cDNA的转录。根据CA16标准毒株的序列设计VP1扩增引物,引物序列见表1,将扩增的产物片段链接PMD18-T进行载体链接,然后送测序公司进行测序。
表 1 VP1扩增引物序列Table 1. Primer sequences for VP1 amplification引物名称 序列 (5' –3' ) 扩增长度 (bp) CA16-VP1F GGACTTCGGGTTGCAGTCTTCTG 1229 CA16-VP1R AGTCGTTATGCGTGGCAAGGTGT 1.7 病毒VP1基因及蛋白序列的比较分析
将测序公司返回的序列利用Lasergene软件进行序列的组装和拼接,然后对这些毒株的VP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然后与GenBank中的其他序列进行比较,进行进化树构建,先使用Lasergene软件包进行序列的拼接和同源分析比较,然后用ClustalX version 2.0,进行序列比对,再应用MEGA 5.0软件包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以邻位相连法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采用
1000 多个多序列组(replicates)。1.8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 10.0统计软件。各组间比较采用Two-way ANOVA方法进行统计,P < 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毒株分离及鉴别
来自昆明等不同地区的35份临床口咽拭子样本,经震荡混匀、离心、过滤除菌后按100 μl/孔的接种量接种于长满单层Vero细胞的24孔板。接种后3~5 d,有23份样本出现细胞病变,其病变形态基本类似,待80%病变时收获病毒液。利用CA16标准血清,对上述细胞收获液进行鉴别试验,在23份样本中有10份为CA16病毒,阳性率为43.5%,样本编号分别为:G8、168、154、MM7、G20、KM/M08、MG15、A3、B55、C12。
2.2 毒株在Vero细胞上适应性生长
对得到的10株CA16毒株,在Vero细胞上进行适应性传代,在接种后的3~5 d,细胞开始出现变圆、折光性增强、脱落等细胞病变现象,见图1。个别毒株(如G8、MM7)可导致细胞聚集成团,成片脱落等现象。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病变时间从原来的3~5 d,逐渐缩短为2~3 d。第3代后,病变时间较为稳定。
2.3 不同毒株生长特性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这10株病毒的增殖特性,对其增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这10株病毒从接种后的12 h病毒滴度到达了比较高的水平,随着时间的增加,其滴度不断升高,但从48 h开始,其滴度趋于稳定,保持在7.0 lgCCID50,见图2。除了C12外,所有毒株的增殖特性基本保持一致。
2.4 毒株蚀斑形态分析
10株病毒在Vero传至第3代时,在Vero细胞上进行蚀斑克隆分析,10株病毒的蚀斑形态见图3,所有毒株均可形成0.2~0.8 cm的空斑,显微镜下空斑处细胞病变、破裂,染色较正常细胞颜色浅。但各株病毒的蚀斑大小不一,呈现规则性差异。对于同一株病毒,蚀斑大小也不尽相同,还需要进一步的克隆纯化。在这些毒株中,KM/M08蚀斑除极个别小蚀斑外,大小还比较均一。
2.5 毒株VP1序列同源性及分子进化分析
毒株的分型及是否出现变异对评估CA16流行病的情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测定病毒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对10株病毒的主要抗原VP1基因进行扩增。经过核酸提取、反转录、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10株病毒均在
1229 bp处出现明亮条带,大小符合预期。把PCR产物送生物公司测序,经与PUBMED基因数据库比对,这些扩增片段均为CA16毒株序列,实验结果再次得到验证。PCR扩增得到的VP1序列,经过比对,去掉两端的非VP1序列,得到10株病毒完整的基因序列VP1(891 bp)经过Percent identity和Divergence分析,所有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3.3%~100%(图4),未出现较大的变异,其中KM/M08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最高,范围在95.2%~100%之间。
CA16的型别比较多,目前通常认为可分为A型和B型,其中B型又分为B1(B1a、B1b、B1c)、B2。通过基因进化树分析,本研究得到的10株病毒均属于B1b型,见图5。再进一步细分,G8、168、154、MM7、G20与流行株AH08-06处于同一分支,而KM/M08、MG15与国内流行株19M-F3、SH/CHN、YN10-02处于同一分支。特别注意的是,A3、B55与其他分离的毒株进化距离较远,特别是C12与其他9株病毒和国内流行株相比,亲缘关系更远,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是否出现变异及基因突变等基因特征。
2.6 疫苗候选株克隆筛选
通过病毒增殖动力学曲线及其基因同源性、进化分析,发现KM/M08在上述各方面评价中都比较符合预期筛选的标准。因此,KM/M08拟作为疫苗候选株进行后续的研究。首先,为确保毒种的纯度,对KM/M08进行了一系列的蚀斑克隆筛选。从第3代蚀斑开始,从中挑选大小均一的蚀斑进行后续的传代培养,然后再次进行蚀斑克隆筛选,以此类推,直至第6代。第3、4代蚀斑均有大小不一的现象,以后随着代次的增加,蚀斑形成大小逐步一致、均匀,为后续进一步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基础,见图6。
3. 讨论
柯萨奇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s)、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与脊髓灰质炎病毒、人肠道病毒68~71型等病毒同属肠道病毒属[10]。柯萨奇病毒作为人类疾病的重要致病病原,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可造成心肌炎、心包炎及神经系统的一些疾病[11−13]。近年来,由柯萨奇病毒感染的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由CA16感染引起的病例不断增加,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人们对其也越来越重视[14]。柯萨奇病毒的特点是型别比较多,已经发现的就有30多种,所以产生的抗原性也比较复杂,但不同毒株感染后产生的抗体之间常常存在交叉反应,常常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但CA16只有一种血清型,这就为CA16疫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15]。
CA16病毒与已经具备灭活病毒疫苗的EV71病毒均属于肠道病毒,二者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16]。从理论上说,作为小RNA病毒属的成员,二者的抗原组成模式亦十分相近,它们都涉及病毒编码的4个结构蛋白VP1、VP2、VP3和VP4,并由其中的3个蛋白组成的衣壳体共同作用于免疫系统而可以诱导完整的免疫反应[17−18]。基于这一推论,CA16灭活疫苗在延续EV71灭活疫苗的工艺制备模式将可以产生有效的免疫效果及相应的临床保护效应[8,19]。
本研究对分离于手足口病患者临床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及适应性培养,共得到10株CA16病毒株。这些病毒株经CA16标准血清的鉴别试验及其在Vero细胞上增殖后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包括其蚀斑形态、在Vero细胞上的增殖动力学特征、VP1基因的比较分析和基因进化树分析,初步确定了KM/M08毒株做为灭活病毒疫苗毒株,为后续进一步生产工艺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前,关于CA16基因分型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国内外的研究通常是以VP1基因序列作为基因分型的主要依据。CA16可分为A和B两种基因型,也有学者认为可分为A、B、C 3种基因型[20]。B型可分为B1和B2两个亚型,其中B1又存在B1a和B1b型。目前针对CA16开展的大量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国内流行的毒株依然是B1a和B1b。本研究所分离的10株全为B1b亚型,这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较一致,本研究选用KM/M08毒株为预防手足口病提供了流行病学理论依据。
-
表 1 HIV感染者社会支持与全国一般人群常模比较[($ \bar {\mathit{x}}\pm \mathit{s} $),分]
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social support of HIV-infected people and norms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 \bar {\mathit{x}}\pm \mathit{s} $),points]
条目 调查得分 常模得分 t P 客观支持 6.14 ± 2.56 12.68 ± 3.47 −64.207 <0.001* 主观支持 16.54 ± 5.69 23.81 ± 4.75 −32.230 <0.001* 对支持的利用度 5.76 ± 2.26 9.38 ± 2.40 −40.260 <0.001* 总分 28.44 ± 8.48 44.38 ± 8.34 −47.332 <0.001* *P < 0.05。 表 2 HIV感染者人口学信息的社会支持维度比较[($ \bar {\mathit{x}}\pm \mathit{s} $),分]
Table 2. Comparison of social support dimensions of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of HIV-infected persons[($ \bar {\mathit{x}}\pm \mathit{s} $),points]
变量 社会支持总分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 得分 t/F P 得分 t/F P 得分 t/F P 得分 t/F P 性别 −0.940 0.349 −0.269 0.788 −0.714 0.475 −1.425 0.155 男 28.18±8.50 6.12±2.62 16.40±5.75 5.66±2.17 女 28.82±8.45 6.18±2.49 16.73±5.59 5.91±2.38 年龄(岁) 1.115 0.348 0.695 0.596 1.158 0.328 3.060 0.016* 18~29 27.73±7.95 6.24±2.57 15.11±5.02 6.37±2.03 30~39 28.36±9.04 6.03±2.70 16.56±6.05 5.77±2.07 40~49 29.10±8.65 6.34±2.56 16.87±5.84 5.89±2.27 50~59 27.33±8.03 5.91±2.55 16.20±5.63 5.23±2.25 60~79 29.11±8.08 6.15±2.40 17.02±5.00 5.94±2.63 居住地 −2.437 0.015* −2.449 0.015* −3.066 0.002* 1.319 0.188 城镇 27.66±8.51 5.90±2.46 15.88±5.75 5.87±2.24 农村 29.31±8.37 6.41±2.65 17.27±5.53 5.64±2.28 居住环境 −10.928 <0.001* −15.037 <0.001* −8.060 <0.001* −3.667 <0.001* 独居 21.82±7.62 3.56±2.23 13.13±5.13 5.13±2.08 非独居 30.166±7.82 6.81±2.19 17.42±5.49 5.93±2.28 婚姻状况 57.206 <0.001* 42.555 <0.001* 57.129 <0.001* 4.064 0.007* 未婚 23.69±7.19 5.07±2.35 13.00±4.47 5.62±2.00 已婚 31.90±7.72 7.07±2.37 18.83±5.31 6.00±2.40 离异 24.51±7.43 4.77±2.31 14.29±4.83 5.44±2.07 丧偶 23.98±7.34 5.00±2.15 14.05±5.11 4.93±2.02 文化程度 0.245 0.912 1.230 0.298 1.124 0.344 5.690 <0.001* 文盲 28.37±8.30 6.59±2.50 16.65±5.48 5.13±2.48 小学 28.79±8.38 6.33±2.61 17.20±5.68 5.27±2.19 初中 28.50±8.08 6.13±2.40 16.53±5.95 5.84±2.23 高中和中专 27.74±8.90 5.80±2.57 15.74±5.95 6.21±2.14 大专及以上 28.51±9.36 5.95±2.89 16.54±5.95 6.34±2.23 职业 3.233 0.007* 1.177 0.340 4.275 <0.001* 2.845 0.015* 行政机关或
事业单位32.11±9.02 6.63±2.88 18.52±5.34 6.96±2.61 农民 29.19±8.07 6.32±2.49 17.35±5.38 5.52±2.32 商业人员 30.47±8.95 6.25±2.77 18.13±6.17 6.09±2.14 工人 27.06±8.17 6.00±2.82 15.71±5.46 5.35±2.03 无职业 27.58±8.61 6.15±2.48 15.65±5.73 5.78±2.26 其他 27.18±8.24 5.64±2.46 15.58±5.60 5.96±2.17 家庭年平均
收入(元)1.702 0.150 2.799 0.039* 1.149 0.328 1.040 0.374 <3 600 28.00±8.16 6.16±2.39 16.27±5.44 5.57±2.28 3 600~7 499 28.48±8.83 6.34±2.65 16.40±6.01 5.74±2.32 7 500~14 099 29.86±7.90 6.52±2.37 17.34±5.40 6.01±2.30 14 100~150 000 28.03±8.77 5.72±2.76 16.50±5.76 5.81±2.16 医疗保险 −2.433 0.014* −1.725 0.085 −1.970 0.046* −2.077 0.038* 无 25.24±8.81 5.45±2.83 14.76±5.67 5.03±2.34 有 28.65±8.42 6.19±2.54 16.65±5.67 5.81±2.25 *P<0.05。 表 3 HIV感染者感染相关情况的社会支持维度比较[($ \bar {\mathit{x}}\pm \mathit{s} $),分]
Table 3. Comparison of dimensions of social support in HIV infection-related situations[($ \bar {\mathit{x}}\pm \mathit{s} $),points]
变量 社会支持总分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支持利用度 得分 t/F P 得分 t/F P 得分 t/F P 得分 t/F P 感染途径 5.778 <0.001* 3.631 0.013* 7.238 <0.001* 0.099 0.960 异性性传播 29.18±8.40 6.30±2.57 17.10±5.67 5.79±2.27 同性性传播 24.34±7.97 5.11±2.39 13.54±4.99 5.70±1.97 静脉注射 27.66±8.34 6.20±2.63 15.80±5.70 5.66±2.20 其他 28.49±8.63 6.04±2.47 16.65±5.53 5.80±2.51 家人是否感染 5.364 <0.001* 6.648 <0.001* 4.857 <0.001* 0.383 0.702 是 31.32±7.87 7.21±2.39 18.29±5.38 5.82±2.42 否 27.35±8.45 5.74±2.51 15.87±5.66 5.74±2.20 治疗方式 1.407 0.160 2.908 0.004* 1.364 0.173 −1.433 0.152 cART 28.52±8.49 6.19±2.55 16.59±5.69 5.74±2.26 中西医结合 25.50±7.76 4.31±2.63 14.63±5.06 6.56±2.13 确诊时长(a) −1.418 0.157 −2.429 0.016* −1.256 0.210 0.546 0.585 <1 27.07±7.96 5.31±2.39 15.76±5.14 6.00±2.33 1~23 28.93±8.30 6.26±2.47 16.86±5.61 5.08±2.28 是否参加小组活动 3.411 <0.001* 4.259 <0.001* 1.834 0.067 3.146 0.002* 是 30.21±8.74 6.83±2.71 17.18±5.58 6.20±2.36 否 27.71±8.27 5.85±2.49 16.27±5.71 5.58±2.20 是否与医生联系 2.415 0.016* 3.062 0.002* 1.122 0.262 2.768 0.006* 是 28.96±8.58 6.34±2.58 16.70±5.71 5.92±2.30 否 27.16±8.12 5.65±2.45 16.14±5.60 5.37±2.12 *P<0.05。 表 4 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的变量赋值和说明
Table 4. Variable assignment and description of social support influencing factors
变量名 赋值说明 年龄(岁) 以 < 30岁为参照,对30~39岁、40~49岁、50~59岁、60~79岁设置哑变量 居住地 农村 = 0,城镇 = 1 居住环境 非独居 = 0,独居 = 1 婚姻状况 以已婚为参照,对未婚、离异、丧偶设置哑变量 文化程度 文盲 = 1,小学 = 2,初中 = 3,高中和中专 = 4,大专及以上 = 5 职业 以无职业为参照,对行政或事业单位、农民、商业人员、工人、其他职业设置哑变量 家庭年平均收入(元) 以收入 > 14 100为参照,对3 600~7 499元、7 500~14 099元设置哑变量 医疗保险 有 = 0,无 = 1 感染途径 以异性接触为参照,对同性接触、静脉注射、其他途径设置哑变量 家人是否感染 否 = 0,是 = 1 治疗方式 中西医结合 = 0,抗病毒治疗 = 1 是否无症状 否 = 0,是 = 1 确诊时长(a) 2-23 = 0,0-1 = 1 是否参加小组活动 否 = 0,是 = 1 是否与医生联系 否 = 0,是 = 1 表 5 HIV感染者社会支持及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Table 5.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ocial suppor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V-infected people
维度 因素 β SE t P 95%CI 社会支持总分 (常量) 26.419 3.288 8.034 <0.001* 19.961~32.877 居住地 1.354 0.671 2.019 0.044* 0.037~2.672 居住环境 3.662 0.628 5.834 <0.001* 2.430~4.895 是否参加小组活动 −1.986 0.664 −2.992 0.003* −3.290~−0.683 婚姻状况=离异 −5.712 0.893 −6.396 <0.001* −7.466~−3.958 婚姻状况=丧偶 −5.933 1.235 −4.806 <0.001* −8.358~−3.509 婚姻状况=未婚 −7.046 0.834 −8.485 <0.001* −8.684~−5.409 职业=行政事业单位 3.965 1.514 2.619 0.009* 0.992~6.938 职业=商业 4.051 1.068 3.793 <0.001* 1.954~6.149 客观支持 (常量) 3.110 1.340 2.320 0.021* 0.474~5.746 居住环境 2.828 0.306 9.228 <0.001* 2.225~3.430 是否参加小组活动 −0.640 0.227 −2.815 0.005* −1.087~−0.193 婚姻状况=离异 −0.960 0.323 −2.968 0.003* 1.595~−0.324 婚姻状况=丧偶 −1.088 0.444 −2.453 0.015* 1.961~−0.216 家庭年平均收入/元= 7500 ~14099 0.682 0.311 2.191 0.029* 0.070~1.295 感染途径=静脉注射 −0.692 0.313 −2.210 0.028* −1.308~−0.076 主观支持 (常量) 13.060 2.194 5.953 <0.001* 8.751~17.368 居住环境 2.011 0.548 3.669 <0.001* 0.935~3.087 婚姻状况=离异 −3.720 0.621 −5.989 <0.001* −4.940~−2.500 婚姻状况=丧偶 −3.502 0.855 −4.095 <0.001* −5.182~−1.823 婚姻状况=未婚 −4.950 0.583 −8.485 <0.001* −6.096~−3.805 职业=行政事业单位 2.423 1.032 2.347 0.019* 0.395~4.450 职业=商业 3.085 0.727 4.242 <0.001* 1.657~4.513 对支持的利用度 (常量) 5.589 1.049 5.327 <0.001* 3.528~7.649 居住环境 0.529 0.238 2.228 0.026* 0.063~0.996 文化程度 0.288 0.077 3.736 <0.001* 0.137~0.440 是否参加小组活动 −0.629 0.200 −3.144 0.002* −1.022~0.236 婚姻状况=未婚 −0.801 0.262 −3.051 0.002* −1.316~−0.285 年龄分组=50-59 1.292 0.411 −3.140 0.002* −2.099~−0.484 *P < 0.05。参照类别:年龄:<30岁;居住地:农村;居住环境:非独居;民族:少数民族;婚姻状况:已婚;职业:无职业;收入分组:>14 100;医疗保险:无;感染途径:异性接触;家人是否感染:否;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确诊时长:2~23 a;是否参加小组活动:否;是否与医生联系:否。 -
[1] 黄水群,陆春,韦文洁. 女性HIV/AIDS感染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 社区医学杂志,2019,17(10):559-562. [2] 韩孟杰.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分析和防治展望[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3,29(3):247-250. [3] Pitasi M A,Delaney K P,Oraka E,et al. Interval since last HIV test for men and women with recent risk for HIV infection United States,2006-2016[J].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18,67(24):677-681. [4] 覃春伟,李晓华,覃雄林,等. 贵港市1996—2013年50岁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2014,20(6):355-358. doi: 10.3969/j.issn.1673-758X.2014.06.012 [5] 侯雨杉,蔡畅,金怡晨,等. 平南县50岁及以上男性HIV/AIDS感染者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3,29(5):560-564. [6] Ferreira A C,Teixeira A L,Silveira M F,et al. Quality of life predictors for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an impoverished region of Brazil[J]. Revista da Sociedade Brasileira de Medicina Tropical,2018,51(6):743-751. doi: 10.1590/0037-8682-0442-2017 [7] 孙薇薇. 社区慢性病全科管理模式的方法研究[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8):198-199. [8] 曾点点,田波,金咏梅,等. 昆明地区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艾滋病感染者生存质量横断面调查[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43(12):147-15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22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 WS 293—2019[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 1-17. [10] 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11] 邹雅琴,施玉华,贾曼红,等. 云南省中老年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现状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17,33(6):501-504. [12] Li Y,Zhang X W,Liao B,et al. Social support statu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 in Kunming city,China[J]. BMC Public Health,2021,21(1):1-6. doi: 10.1186/s12889-020-10013-y [13] 周建波,甄森,朱坤,等. 经性途径感染的 HIV/AIDS病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5):512-513. [14] 李学斌. 农村的社区建设与城市有何不同[J]. 乡镇论坛,2008,35(8):22-24. [15] 尹瑶,陈红. 凉山州HIV/AIDS感染者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1):110-113. [16] 张伟,李惠琴,蒋忠亮,等. 昆明市HIV/AIDS病人社会支持现况[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10):1040-1042. [17] 陈瑜. 上海市独居与非独居老人健康状况、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比较[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4):6211-6214.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4.090 [18] 付宏晨.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 昆明: 昆明医科大学,2023. [19] 王毅,李六林,樊静,等.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领悟社会支持及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23,39(3):254-258+267. [20] 刘菊. 网络空间中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社会支持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2018. [21] 王鹏莉,刘亚珂,赵婷,等. 河南省 HIV/AIDS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现况[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7):800-804. 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9.07.013 [22] 李黎明,杨梦瑶,李知一. 生命历程视角下教育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6):69-79. [23] 吴霜,涂俊才,刘礼文,等. 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现状调查[J]. 中国性科学,2021,30(9):131-134. doi: 10.3969/j.issn.1672-1993.2021.09.039 [24] 刘彦丽,杨玉琪,贺铮铮,等. 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C]//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3. [25] 张琪.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社区戒毒的个案服务研究[D]. 沈阳: 辽宁大学,2023. [26] 付宏晨,朵林,方家煜,等.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参加“感染者小组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 皮肤病与性病,2022,44(5):393-396. 期刊类型引用(2)
1. 邓瑶. 中医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22(05): 125-128 . 百度学术
2. 赵媛媛,陈康,杜锦,李一君,臧丽,巴建明,吕朝晖,窦京涛,裴育,谷伟军,郭清华,母义明. 口服葡萄糖抑制生长激素试验不同反应的垂体GH瘤患者的临床特征.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04): 294-29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