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云南省2016—2022年志贺氏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尹艳珠 杨祖顺 邹颜秋硕 任翔 国译丹 范璐

李梦, 牛奔, 胡瑾, 马燕琳.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肿瘤患者甲状腺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1): 67-7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111
引用本文: 尹艳珠, 杨祖顺, 邹颜秋硕, 任翔, 国译丹, 范璐. 云南省2016—2022年志贺氏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7): 79-8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712
Meng LI, Ben NIU, Jin HU, Yanlin MA. Clinical Studies on Thyroid Dysfunction Caused b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Tumor Patients[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 67-7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111
Citation: Yanzhu YIN, Zushun YANG, Yanqiushuo ZOU, Xiang REN, Yidan GUO, Lu FAN. Investigation of Molecular Typing and Drug Resistance of Shigella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2016 to 2022[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7): 79-8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712

云南省2016—2022年志贺氏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712
基金项目: 云南省重点科技专项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2002AE3200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尹艳珠(1984~),女,云南剑川人,医学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微生物检验工作

    通讯作者:

    范璐,E-mail:273886578@qq.com

  • 中图分类号: R378.2

Investigation of Molecular Typing and Drug Resistance of Shigella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2016 to 2022

  • 摘要:   目的  对云南省2016—2022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分离的志贺氏菌进行血清、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等分析,了解云南省志贺氏菌的病原学特性,为志贺氏菌感染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志贺氏菌,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学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共分离志贺氏菌89株,其中福氏志贺氏菌占52.81% ,宋内志贺氏菌占47.19% 。PFGE分析发现,2种志贺氏菌均分为A和B 2个聚类簇,B簇为优势簇。47株福氏志贺氏菌分为30种PFGE带型,有3组优势带型,42株宋内志贺氏菌分为22种PFGE带型,有4组优势带型,并识别两起疑似暴发事件。志贺氏菌对13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78.65%的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  结论   云南省志贺氏菌PFGE优势带型明显,部分带型聚集分布。耐药形势严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福氏志贺氏菌和宋内志贺氏菌耐药表型存在差异。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一类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新型药物,近年来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止黑色素瘤的发生,还可以有效地控制血液系统肿瘤及其他进展期恶性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肾癌、胃癌、结肠癌、肝癌和淋巴瘤)[1]。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ICIs主要包括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antigen-4,CTLA-4)抑制剂和PD-1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 )抑制剂3类[2]。ICIs可以通过活化T细胞,从而达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但如果T细胞过度活化也会使正常的组织受到攻击,从而使得机体其他外周免疫功能丧失,进而导致预期外的组织损伤甚至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即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3]。此外,人体内分泌腺体血供丰富,对免疫反应的敏感性较高,在ICIs治疗过程中易受累及,其中甲状腺功能障碍(thyroid dysfunction,TD)较常见,目前已发表的文章中提到ICIs治疗后引起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很高。随着ICIs治疗应用逐渐增多,出现越来越多的irAEs,尤其是甲状腺相关的irAEs,但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症状早期较为隐匿,如果没有及时识别或者尽早干预可能会影响ICIs的治疗,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目前我国对ICIs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较少且多数数据来自于临床研究,受试者经过严格筛选,可能与真实世界情况有一定的偏颇。本研究主要探讨肿瘤患者使用ICIs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的认识。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住院并行ICIs治疗的157例肿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TD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选取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异常组分别58例患者,再随机抽取58例的健康成人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ICIs的患者入组标准[4-5]:(1)经过相关检查,已经确诊为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并由专业医生评估且同意使用ICIs治疗;(2)接受ICIs治疗前甲状腺功能实验室指标正常;(3)既往未在外院使用过ICIs治疗,并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过至少2个周期含ICIs的规范化治疗;(4)患者病例资料无缺失的。排除标准:(1)入组前已有甲状腺其他相关疾病;(2)合并严重的心、肺、脑及内分泌等其他全身性系统疾病。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按照伦理委员会政策标准,可在不泄露患者信息的前提下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和使用。

    入组的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静脉注射治疗,每次注射剂量为200 mg,静脉滴注30~60 min,用药周期每3周1次,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同时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性别、接受ICIs治疗开始时的年龄、肿瘤及ICIs类型、治疗剂量和周期、放化疗史等,收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肝肾功、电解质、血脂、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等相关指标。

    根据在治疗过程中入组患者有无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组(n=58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58例)、对照组(n=58例)3组。

    (1)甲状腺功能正常:使用ICIs治疗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utoantibody,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水平正常;(2)甲状腺功能异常:使用ICIs治疗过程中出现TSH、TGAb、TPOAb水平异常。

    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来测定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TSH正常范围0.27~4.20 mIU/L,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正常范围12.0~22.0 p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正常范围3.1~6.8 pmol/L,TGAb正常范围<115 IU/mL,TPOAb正常范围 < 34 IU/mL。根据上述检测标准将其分成以下5类。(1)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型:TSH低于正常水平,FT4或FT3升高;(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型:TSH低于正常水平,FT4、FT3正常;(3)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型:TSH高于正常水平,FT4或FT3下降;(4)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型:TSH高于正常水平,FT4、FT3正常;(5)单纯抗体异常:仅有TGAb或(和)TPOAb升高。

    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分布特征为两类,一类为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bar{x} \pm s $)表示,另一类偏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t检验或方差分析用于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数据,Welch检验用于符合正态分布但不满足方差齐性的数据,非参数秩和检验用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两两比较用Bonferroni检验,通过n(%)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则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矫正。影响因素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所有纳入的157例肿瘤患者中,年龄在14~78岁之间,接受ICIs治疗的平均年龄(56.34±0.96)岁,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多,其中男性有107例,女性50例,纳入患者的原发肿瘤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肺癌77例(49.0%),淋巴瘤11例(7.0%),肝癌16例(10.2%),食管癌14例(8.9%),其他恶性肿瘤39例(24.8%)。在应用的ICIS类型方面,入组患者接受PD-1或PD-L1抑制剂治疗,其中包括卡瑞丽珠单抗56例(35.7%),信迪利单抗40例(25.5%),替雷利珠单抗44例(28.0%),帕博利珠单抗8例(5.1%),特瑞普利单抗7例(4.5%),度伐利尤单抗2例(1.3%),见表1

    表  1  ICIs治疗患者的基本情况[($\bar x \pm s $)/n(%)]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ICIs [($\bar x \pm s $)/n(%)]
    基本项目数值
    年龄(岁)56.34±0.96
    性别107(68.2)
    50(31.8)
    肿瘤类型肺癌77(49.0)
    淋巴瘤11(7.0)
    肝癌16(10.2)
    食管癌14(8.9)
    结直肠癌8(5.1)
    泌尿系恶性肿瘤5(3.2)
    鼻咽癌5(3.2)
    其他恶性肿瘤21(13.4)
    药物种类卡瑞丽珠单抗56(35.7)
    信迪利单抗40(25.5)
    替雷利珠单抗44(28.0)
    特瑞普利单抗7(4.5)
    帕博利珠单抗8(5.1)
    度伐利尤单抗2(1.3)
    临床分型甲减19(12.1)
    亚甲减20(12.7)
    甲亢7(4.5)
    亚甲亢2(1.3)
    单纯抗体异常10(6.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157例使用ICIs治疗的患者中,有58例(36.9%)患者发生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最其中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类型。其中有20例(12.7%)患者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19例(12.1%)患者发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1.3%)患者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例(4.5%)患者发生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10例(6.4%)患者发生单纯抗体异常,见表1

    甲状腺功能异常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及对照组3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提示年龄、TSH基线、FT3基线、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性别、FT4基线、血糖(glucose,G)、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otal,TC)、甘油三酯(glycerin trilaurate,TG)、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在对照组和甲功正常组中,年龄、TSH基线、FT3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对照组和甲功异常组中,年龄、FT3基线、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甲功正常组和甲功异常组中,TSH基线、放疗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表3

    表  2  3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n(%)/($ \bar x \pm s$)/M(P25P75)]
    Table  2.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analyzed [n(%)/($\bar x \pm s $)/M(P25P75)]
    项目对照组(n=58)甲功正常组(n=58)甲功异常组(n=58)x2/F/HP
    性别7.3100.120
     男30(51.7)42(72.4)36(62.1)
     女28(48.3)16(27.6)22(37.9)
    年龄(岁)40.00(33.75,47.25)&#58.50(51.00,65.25)57.00(50.00,66.00)62.183 < 0.001*
    TSH基线(mIU/L)2.25(1.65,2.81)&1.41(1.03,2.16)#2.33(1.67,3.19)16.238 < 0.001*
    FT3基线(pmol/L)5.07±0.51&#4.41±0.774.34±0.8216.818 < 0.001*
    G(mmol/L)5.10(4.88,5.40)5.20(4.75,5.70)5.10(4.70,6.10)0.3210.852
    FT4基线(pmol/L)16.18±1.7615.51±3.2015.61±3.043.2710.374
    AST(U/L)20.00(18.00,23.00)#23.00(17.75,27.25)25.5(18.75,35.00)11.5250.003*
    ALT(U/L)18.50(14.00,27.50)19.50(13.00,28.00)20.50(13.00,31.88)0.1920.908
    TC(mmol/L)5.18(4.53,5.71)4.41(3.67,5.47)5.17(3.90,5.75)4.9760.083
    TG(mmol/L)1.41(0.92,2.23)1.28(0.94,1.70)1.46(1.06,2.25)1.1670.558
    BUN(mmol/L)5.05(4.30,5.80)4.60(3.80,6.23)5.10(3.80,6.23)1.0270.598
    CR(μmol/L)67.00(55.75,78.00)69.00(59.00,79.00)67.50(59.00,85.00)1.0230.599
      与甲功正常组比较&P < 0.05;与甲功异常组比较,#P < 0.05;*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3  甲功正常组与甲功异常组资料分析[n(%)]
    Table  3.  Data analysis of the normal thyroid function group and the abnormal thyroid function group[n(%)]
    项目甲功正常组(n=45)甲功异常组(n=45)χ2P
    病程
      ≥1 a26(44.8)31(53.4)0.8630.353
      < 1 a32(55.2)27(46.6)
    手术史(有)23(39.7)35(43.1)1.1420.706
    化疗史(有)44(75.9)43(74.1)0.0460.830
    放疗史(有)10(17.2)23(39.7)7.1570.007*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放疗史(OR=7.291,95%CI=1.579~33.663,P < 0.05)、基线TSH水平(OR=3.917,95%CI=1.697~9.038,P < 0.05)是产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有放疗史、基线TSH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见表4

    表  4  甲状腺功能异常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Table  4.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thyroid dysfunction
    项目BSEWald χ2OR95%CIP
    性别(男)0.5540.6810.6611.7400.458~6.6120.416
    年龄–0.0560.0323.0600.9460.888~2.1470.080
    病程(≥1a)–0.6230.7080.7750.5360.134~2.1470.379
    手术史(有)0.1300.6290.0421.1380.332~3.9070.837
    化疗史(有)–0.6540.7390.7830.5200.122~2.2140.376
    放疗史(有)1.9870.7816.4787.2911.579~33.6630.011*
    TSH基线1.3650.42710.2383.9171.697~9.0380.001*
    FT4基线0.0330.1040.0981.0330.842~1.2670.755
    FT3基线–0.5560.4951.2620.5740.217~1.5130.26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ICIs的副作用与传统的杀细胞抗癌药和分子靶向药物有很大不同,它们涉及消化和呼吸器官、甲状腺和垂体、皮肤等各种器官,此类不良事件的总称是irAEs这些不良事件是由于在攻击肿瘤细胞的同时释放免疫系统对抗自身抗原的结果[7],其中内分泌疾病是最常见的相关IrAE之一,而ICIs最常见的副作用则是甲状腺疾病[7-8]。在本研究中,肿瘤患者接受ICIs治疗后引起免疫相关TD的发生率为37.8%。Horesh等[9]监测10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使用ICIs治疗的患者发现37 名 (34.6%) 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障碍,Percik等[10]也根据一家三级癌症中心的临床数据,评估免疫治疗诱导的甲状腺炎的发病率为39.9%(301/754),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也有研究[11]提示使用抗PD-1治疗恶性肿瘤后引起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4%,而Ruggeri等[12]也报道了一个中心接受 ICIs 治疗的不同类型癌症患者队列中甲状腺irAE的发生率为29%,稍低于本研究。甲状腺irAE发生率的不同可能与纳入样本量及筛选方法不相同有一定关系,但总体而言使用ICIs引起TD的发生率较高,值得各位临床医生关注。本研究结果提示发生甲状腺功能障碍的类型中甲状腺功能减退(包括亚甲减)最常见,其中具体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当然已有部分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ICI治疗之间存在轻微关联[13]

    同时对ICIs治疗引起甲状腺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甲功正常组与甲功异常组比较性别、年龄、病程、手术史、基线FT3水平、基线FT4无统计学意义。Campredon等[14]研究表明发生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且患者较年轻。但是Baek等[15]通过对首尔圣玛丽医院接受 ICIs 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甲功正常组与甲功异常组之间的年龄、性别或癌症类型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发现甲功正常组与甲功异常组2组之间性别、年龄无统计意义与上述结果一致。侯静文等[4]通过研究127例以PD1抑制剂为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现,病程大于1 a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病程(≥1 a)是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而既往是否有手术史无统计学差异。BRILLI等[16]研究发现,使用ICIs治疗前的基线TSH水平和抗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是使用ICIs后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ollack等[17]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相比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基线TSH较高,当TSH > 2.19 mIU/L时使用ICIs治疗后更容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有研究[5]发现既往接受过放疗的患者,与PD-1单抗治疗后的甲状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关。本研究与上述研究有一致性,表明放疗史、患者基线TSH水平是甲状腺功能发生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有放疗史、基线TSH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

    综上所述,ICIs治疗肿瘤患者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较高,甲减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应成为所有接受ICIs治疗的患者的基线实验室检测的一部分,对有放疗史、TSH基线水平高的患者更要加强甲功的监测,更好的优化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最终为了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图  1  福氏志贺氏菌PFGE聚类和药敏结果分析

    注:黑色方块代表耐药; 黑灰色方块代表中介; 灰色方块代表敏感。

    Figure  1.  Analysis of PFGE bands cluster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of Shigella flexneri

    图  2  宋内志贺氏菌PFGE聚类和药敏结果分析

    注:黑色方块代表耐药; 黑灰色方块代表中介; 灰色方块代表敏感。

    Figure  2.  Analysis of PFGE bands cluster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of Shigella sonnei

    表  1  云南省2016—2022年志贺氏菌血清型分布情况(n)

    Table  1.   Serum typing of Shigella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2016 to 2022 (n)

    年份 福氏志贺氏菌血清型 福氏志贺菌合计 宋内志贺氏菌血清型 宋内志贺菌合计 总合计
    1a 2a 2b 4a 4c 5b 6型 Y变种 Ⅰ相 Ⅱ相
    2016年 0 8 0 1 0 0 0 0 9 2 7 9 18
    2017年 0 10 0 0 0 0 0 0 10 0 0 0 10
    2018年 1 4 0 0 1 1 2 1 10 1 7 8 18
    2019年 0 6 1 0 0 0 1 0 8 11 12 23 31
    2020年 2 7 0 0 0 0 0 0 9 1 1 2 11
    2021年 0 1 0 0 0 0 0 0 1 0 0 0 1
    2022年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合计 3 36 1 1 1 1 3 1 47 15 27 42 89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016—2022年89株志贺氏菌对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n(%)]

    Table  2.   Tab. 2 Results of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of 89 Shigella strains to 14 antibiotics from 2016 to 2022[n(%)]

    抗生素 耐药率 χ2 P
    47株福氏志贺菌 42株宋内志贺菌 合计
    β内酰胺类
     氨苄西林(AMP) 53.19(25/47) 73.81(31/42) 62.92(56/89) 4.041 0.044*
     头孢唑啉(CFZ) 42.55(20/47) 69.05(29/42) 55.06(49/89) 6.292 0.012*
     头孢噻肟(CTX) 21.28(10/47) 66.67(28/42) 42.70(38/89) 18.677 <0.001*
     头孢他啶(CAZ) 8.51(4/47) 0.00(0/42) 4.49(4/89) 0.073
     阿奇霉素(AZM) 8.51(4/47) 69.05(29/42) 37.08(33/89) 34.840 <0.001*
     亚胺培南(IMP) 0.00(0/47) 0.00(0/42) 0.00 (0/89)
     氨苄西林/舒巴坦(AMS) 78.72(37/47) 59.52(25/42) 69.66(62/89) 3.869 0.049*
    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CFX) 2.13(1/47) 0.00(0/42) 1.12(1/89) 0.528
    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GEN) 8.51(4/47) 66.67(28/42) 35.96(32/89) 32.576 <0.001*
    氟/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CIP) 38.30(18/47) 2.38(1/42) 21.35(19/89) 17.041 <0.001*
     萘啶酸(NAL) 55.32(26/47) 78.57(33/42) 66.29(59/89) 5.367 0.021*
    四环素类
     四环素(TET) 61.70(29/47) 71.43(30/42) 66.29(59/89) 0.939 0.333
    氯霉素类
     氯霉素(CHL) 80.85(38/47) 2.38(1/42) 43.82(39/89) 55.477 <0.001*
    磺胺类
     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SXT) 78.72(37/47) 76.19(32/42) 77.53(69/89) 0.082 0.775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云南志贺氏菌对14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构成情况

    Table  3.   Multiple drug-resistance constitution of Shigella strains to 14 antibiotics

    多重耐药福氏志贺氏菌多重耐药情况宋内志贺氏菌多重耐药情况志贺氏菌多重耐药情况
    耐药菌株数构成比(%)耐药菌株数构成比(%)耐药菌株数构成比(%)
    耐3类510.6424.7677.87
    耐4类714.8912.3888.99
    耐5类12.1300.0011.12
    耐6类24.2637.1455.62
    耐7类919.1512.381011.24
    耐8类714.891228.571921.35
    耐9类48.511433.331820.22
    耐10类24.2600.0022.25
    合计3778.723378.577078.6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89株志贺氏菌的多重耐药谱

    Table  4.   Multiple drug-resistance profiles of 89 Shigella strains

    耐药
    种类
    福氏志贺氏菌主要耐药谱构成
    比(%)
    宋内志贺氏菌主要耐药谱构成
    比(%)
    (菌株数)(菌株数)
    7CIP+SXT+CHL+NAL+TET+AMP+AMS(4)8.51CIP+NAL+CTX+TET+AMP+CFZ+SXT(1)2.38
    SXT+CHL+NAL+TET+AMP+AMS+CFZ(4)8.51
    SXT+CHL+GEN+TET+AMP+AMS+CFZ(1)2.13
    8CIP+CHL+NAL+TET+CFX+AMP+AMS+CFZ(1)2.13NAL+GEN+TET+CTX+AZM+AMP+CFZ+SXT(8)19.05
    CIP+SXT+CHL+NAL+TET+CTX+AMP+AMS(1)2.13NAL+GEN+TET+CTX+AMP+AMS+CFZ+SXT(1)2.38
    SXT+CHL+NAL+TET+CTX+AMP+AMS+CFZ(3)6.38NAL+GEN+CTX+AZM+AMP+AMS+CFZ+SXT(3)7.14
    CIP+SXT+CHL+NAL+TET+AMP+AMS+CFZ(1)2.13
    SXT+CHL+NAL+TET+GEN+AZM+AMP+AMS(1)2.13
    9SXT+CHL+NAL+TET+CTX+AMP+AMS+CAZ+CFZ(1)2.13CHL+NAL+GEN+TET+CTX+AMP+AMS+CFZ+SXT(1)2.38
    CIP+SXT+CHL+NAL+TET+CTX+AMP+AMS+CFZ(1)2.13NAL+GEN+TET+CTX+AZM+AMP+AMS+CFZ+SXT(13)30.95
    CIP+SXT+CHL+NAL+TET+AZM+AMP+AMS+CFZ(1)2.13
    SXT+NAL+GEN+TET+CTX+AZM+AMP+AMS+CFZ(1)2.13
    10CIP+SXT+CHL+NAL+TET+CTX+AMP+AMS+CAZ+CFZ(1)2.130.00
    下载: 导出CSV
  • [1] 吴疆,张锦,王勤环,等. 《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WS287-2008. ICS11.020 C59 23228-2008[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
    [2] Bardhan P,Faruque A S,Naheed A,et al. Decrease in shigellosis-related deaths without Shigella spp. -specific interventions,Asia [J]. Emerg Infect Dis,2010,16 (11): 1718-1723.
    [3] 赵会海,张盼,张海谱,等. 肠道致病菌中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海南医学,2020,31(3):295-298.
    [4] 王建. 我国宋内志贺菌流行特征、耐药性及变异研究[D].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
    [5] 刘艳,崔燕,马鑫,等. 102 株志贺菌血清分型与耐药性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5):1308-1310.
    [6] 李春,孙永,张钧,等. 临床分离34株志贺氏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4,20(1):1-3.
    [7] 张濛,吴玲玲,李艳芬,等. 2016年河南省分离自患者粪便的志贺菌分型及耐药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8,30(5):519-521.
    [8] 邵坤,张华宁,李心朋,等. 山东省2011-2014年志贺氏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2):206-211.
    [9] 靳红武,王冉,闫爱霞,等. 2006-2021年北京市某区腹泻患者志贺菌病原学特征分析[J]. 首都公共卫生杂志,2022,16(6):374-379.
    [10] 王滢,李杰,张永辉,等. 2017-2021年眉山市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布的影响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3,39(4):414-417.
    [11] 顾琳,高艳,刘丹,等. 腹泻患儿粪便中沙门菌的血清型、药敏分析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24):9415-9420.
    [12] Lukinmaa S,Takkunen E,Siitonen A.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related to food-borne outbreaks of disease in Finland from 1984 to 1999[J]. 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2,68(8):3744-3749. doi: 10.1128/AEM.68.8.3744-3749.2002
    [13] 毕宇涵,李鑫,董锐,等. 46株福氏志贺氏菌耐药及PFGE分子分型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6,32(1):85-87.
    [14] 闫革彬,舒高林,彭华,等.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志贺菌PFGE分型及耐药性[J]. 热带医学杂志,2017,17(9):1184-1187.
    [15] 雷高鹏,吕虹,黄玉兰,等. 2007-2017年四川省宋内志贺菌分离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 疾病监测,2019,34(4):344-347.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19.04.014
    [16] 梁蓓蓓,邱少富,崔贤艳,等. 不同地区宋内志贺菌耐药性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分析[J]. 微生物学报,2015,55(9):1215-1223.
    [17] 雷高鹏,黄伟峰,吕虹,等. 2008-2021年四川省腹泻病例中志贺氏菌分布特征和耐药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3,39(7):820-825.
    [18] 穆玉姣,王若琳,张白帆,等. 2013-2017年河南省婴幼儿志贺菌流行特征与耐药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7):835-839.
    [19] 黄海林,李小娟,尹建雯,等. 2017年至2020年儿童感染性腹泻沙门菌和志贺菌分布及药敏结果[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42(7):83-8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713
    [20] Ranjbar R,Farahani A. Shigella: antibiotic-resistance mechanisms and new horizons for treatment[J]. 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2019,12(1):3137-3167.
  • [1] 李洁, 何媛, 吴春燕, 单斌, 郑瑞, 管志福, 任宝军, 师春霞, 周友全, 刘涵禹, 张米, 康燕明, 宋贵波.  2017年—2021年云南地区无菌体液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309
    [2] 王晓燕, 李娅, 何成禄, 王霖, 马志强, 万鑫蕊.  云南地区结核病患者与HBV、HCV、HIV共感染免疫功能及耐药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209
    [3] 万鑫蕊, 王晓燕, 王霖, 马志强, 李才信, 许世涛, 唐兴蕊, 毛红艳.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和耐药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117
    [4] 张丽菊, 姜晓明, 陈昌贤, 吴喜, 张振勇, 刘为军.  长链非编码RNA-p21调控微小RNA-9/去乙酰化酶1信号通路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奥沙利铂耐药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519
    [5] 黄海林, 蒋鸿超, 李小娟.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817
    [6] 陈静宜, 廖飞, 冯磊, 储从家, 田季野.  不同年龄段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龚容, 孙威, 徐从琼, 刘霖, 王娟, 晋臻.  3584株分离自尿液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赵江, 邹颜秋硕, 闵向东, 蔡同建, 韩兴孟, 杨祖顺, 刘志涛.  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的指纹图谱,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卯建, 任玉吉, 单斌, 邵天波.  2012年至2014年中国云南地区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王杨.  昆明地区铜绿假单胞菌ESBLs基因型和耐药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刘淑敏.  2012年至2014年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布与耐药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张鹤云.  170例前列腺炎化验室资料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经晓杰.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赵晓丽.  ICU与非ICU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盛晓翠.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胡玉红.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卯建.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何丽芸.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耐药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周石桥.  2011年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性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2009年楚雄州人民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1)

    1. 赵园园,陈峰. 经筋理论治疗颈痹作用机制探讨. 中华养生保健. 2024(23): 1-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图(2) /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02
  • HTML全文浏览量:  949
  • PDF下载量:  9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2-1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6-15
  • 刊出日期:  2024-07-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