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Evaluation of Automatic Verification System for Coagulation Test Reports
-
摘要:
目的 建立凝血检验报告自动审核系统并进行应用效果评价。 方法 制定凝血检验报告审核规则写入LIS程序。抽取试运行期间自动审核的6281份报告人工验证,评价规则的可行性。 结果 凝血检验报告自动审核通过率71.34%,假阳性率4.49%,假阴性率0.032%,阳性符合率24.14%,阴性符合率71.34%,一致率95.48%,通过正确率99.96%。 结论 23条拦截规则,APTT项目的Delta Check规则需进一步完善,其余22条拦截规则通过正确率达1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automatic review system for blood coagulation test report and evaluate its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s The rule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coagulation test reports were written into Lis Procedure. A total of 6281 reports that were automatically audited during the commissioning period were selected for manual verification,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ules. Results The passing rate of automatic verification was 71.34%, False positive rate (4.49%), False negative rate (0.032%),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24.14%), Negative coincidence rate (71.34%), Consistent rate (95.48%) and correct passing rate (99.96%). Conclusion There are 23 intercepting rules, the Delta Check rule of APTT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rest of 22 intercepting rules’ correct passing rate is 100%. -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多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可达8%[1],过去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一直是以症状为主,依靠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但30%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2],且临床表现多样,需与多种腹痛疾病相鉴别,据报道,急性阑尾炎临床误诊率为4%~5%[3]。超声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查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所收治的423例临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病理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分析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所收治的423例右下腹痛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术后均病理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将其按照不同病理类型分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以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三个组,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脐周痛,麦氏点固定压痛,或伴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稀便等症状,此423例患者均按以下标准纳入研究范围:(1)临床资料完整;(2)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术后均病理确诊为急性阑尾炎;(3)自愿参与,配合检查;(4)不伴有精神方面疾病,意识清楚;(5)无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本研究共纳入男性患者280例,女性患者143例,年龄7~60岁,平均年龄(29.5±2.8)岁。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患者采用平卧位,然后以麦氏点为中心进行多方位、多切面连续性探查[4],观察阑尾的形态、管腔直径、管壁厚度、管壁层次及连续性,以及右下腹回盲部管壁增厚,局部积液,局部强回声,淋巴结肿大情况,加压探头观察是否变形,肠道是否扩张,同时测量其直径长度与管壁厚度,并记录下各指标数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 \bar x \pm s $ )表示,组间差距采用χ2和q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比较
超声共检出374例,诊断率88.42%(374/423)。12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准确率83.92%(120/143);16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准确率90.00%(162/180);9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准确率92.00%(92/100)。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有差异(P < 0.05),见表1。
表 1 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ultrasonographic diagnosis 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all patients(n)组别 病理诊断 超声诊断 符合率(%)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143 120 83.9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80 162 90.0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100 92 92.0 χ2 22.74 19.91 19.91 P 0.000 0.000 0.000 2.2 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像特征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图像显示阑尾轻度肿大,管腔直径在5.80~8.40 mm之间,管壁厚度在2.30~4.10 mm之间,阑尾管壁层次清晰,连续性完整,横切面呈“同心圆”或“靶环征”样,受压后未发生变形,四周未显示明显液性暗区;彩超显示管壁的血流信号较稀疏,见图1A、1B,表2,表3。
表 2 超声在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中的直接征象对比($\bar x \pm s$ )Table 2. Comparison of direct signs of ultrasonography in acute appendicitis of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bar x \pm s$ )组别 n 管腔直径(mm) 管壁厚度(mm) 管壁层次 管壁连续性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120 7.1 ± 1.3 3.2 ± 0.9 清晰 完整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62 10.0 ± 1.9 4.3 ± 1.1 欠清晰 欠完整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92 12.4 ± 2.2 5.3 ± 1.3 不清晰 连续性中断 q 16.52 13.43 P 0.001 0.010 表 3 超声在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中的间接征象对比[n (%)]Table 3. Comparison of indirect signs of ultrasonography in acute appendicitis of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 [n (%)]组别 n 回盲部管壁增厚 右下腹局部积液 右下腹局部强回声 右下腹淋巴结肿大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120 62(51.7) 24(20.0) 8(6.7) 39(32.5)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62 130(80.2) 105(64.8) 97(59.9) 81(50.0)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92 83(90.2) 86(93.5) 67(72.8) 61(66.3) χ2 26.45 50.07 71.52 14.63 P 0.000 0.000 0.000 0.001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超声图像显示阑尾肿胀明显,管腔直径在8.10~11.90 mm之间,阑尾管壁厚度在3.20~5.40 mm之间,阑尾管壁层次欠清晰,连续性欠完整,纵切面呈“腊肠样”结构,阑尾周围存在少量液性暗区,彩超显示管壁的血流信号较丰富,见图1C,表2,表3。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超声图像显示阑尾肿胀,形态呈不规则性,管腔直径在10.20~14.60 mm之间,管壁厚度在4.00~6.60 mm之间,阑尾管壁层次模糊,回声杂乱,纵切面呈断续管样,阑尾周围、肠间隙以及盆腔可发现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彩超显示阑尾管壁未有血流信号,见图1D,表2,表3。
3. 讨论
近年超声检查在临床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应用中逐渐增多,与CT相比,超声具有无创伤性、可重复性高、分辨率高等优点,能够清楚显示阑尾管腔直径,管壁厚度,管壁层次和连续性,周围渗出情况,并依据超声图像特征快速判断患者的病情[5-6],Whang等[7]研究表明超声检查是急性阑尾炎的有效首要诊断工具,对超声检查结果不确定的患者再行CT检查。本研究中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8.42%(374/423),与Trout等[8]报道的准确率85%~91%相符,各研究报道差异较大,可能与阑尾炎病理类型、超声直接及间接征象的选择有关。
急性阑尾炎主要是由于淋巴滤泡增生,阑尾管腔粪石阻塞,细菌入侵损伤粘膜上皮而发生急性炎性病变,不同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病理类型,随着阑尾管腔直径不断增大,管壁厚度不断增粗,阑尾管腔可在早期表现为充血水肿,进而腔内大量积脓,压力升高,致使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层次消失,局部坏死穿孔[9]。Augustin等[10]研究发现,55岁以上的阑尾炎患者,症状持续时间 < 36 h的穿孔率为29%,36~48 h的穿孔率为67%,穿孔率随临床症状持续的时间延长呈指数增加,临床上可通过超声动态观察管腔直径和管壁厚度,管壁层次及连续性的变化,判断阑尾是否穿孔,并尽早选择手术治疗。有学者研究发现超声间接征象能确切反映阑尾周围组织炎症,其阳性率与炎症程度有关[11],本研究中,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管壁增厚,右下腹局部积液,局部强回声,淋巴结肿大的比例均高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说明间接征象指标阳性率越高,阑尾周围组织的炎性浸润越重,预后也就越差。
本研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可能与其炎性病变渗出液较多,累及范围较广、层次较深有关,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较低,可能是炎症早期,阑尾肿胀不明显,超声图像缺乏相应特异性。分析本组资料中的漏诊与误诊,主要是由于阑尾位于盲肠后位,受肠气干扰,显示不清,阑尾穿孔后管径回缩,炎性渗出,周围大网膜包裹,显示不清,除此之外,体型肥胖,有下腹部手术史,腹腔出现粘连等也可造成漏诊[12-13]。针对这种情况,临床上可采用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14-15]、改变体位、探头加压推开肠管减少肠气的干扰[16],同时将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合超声图像特征综合分析,扩大探查范围,排外其他外科急腹症(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妇产科疾病、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胆道系统感染性疾病、回盲部肿瘤、Meckel憩室等)[17-18],以此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有学者报道胃癌阑尾转移并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发作并穿孔1例[19],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无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症状,有可能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及阑尾原发肿瘤,患者发病隐匿,需紧密结合患者详细病史、体征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患者病情,以免误诊及漏诊。
综上所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阑尾肿胀明显,管腔直径、管壁厚度均高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并且阑尾周围组织炎症的严重程度也明显高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能够准确测量管腔直径,管壁厚度,清晰地观察阑尾位置、肿胀情况以及各壁层结构的改变,腔内回声特征,右下腹回盲部是否增厚,周围有无积液积脓,从而更深层次详细地了解阑尾炎症进展,故临床上可将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作为连续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手段,准确地诊断阑尾炎的病理分型及病变严重程度,并为治疗及预后提供相应的指导。
-
表 1 凝血项目参考区间
Table 1. Reference range of coagulation items
项目 PT(s) INR APTT(s) FIB(g/L) TT(s) DD(mg/L) FDP(mg/L) ATIII(U/L) 实验室用参考区间 11.0~14.3 − 32.0~43.0 2~4 < 21.0 < 0.5 < 5.0 80~120 说明书 无 − 31.2~37.8 2~4 < 21.0 < 0.5 < 5.0 80~120 全国临床检验
操作规程(第四版)[8]男:11~14.3;
女:11~13.71.0~2.0 男:33.5~40.3;
女:32~432~4 16~18 0~0.256 < 5.0 80~120 注:PT(凝血酶原时间),INR(国际标准化比值),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TT(凝血酶时间),DD(D-二聚体),FDP(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ATIII(抗凝血酶III)。 表 2 凝血检验自动审核规及关联处理
Table 2. Automatic audit rules for blood coagulation test and related processing
内容 项目 规则 关联处理 数值异常 1.FIB ≤1.5 g/L 或≥7 g/L 查看患者信息、临床诊断 2.TT ≥ 23.0 s 核查样本是否凝固、足量;查看临床信息,用药史
(排除肝素类药物、利伐沙班)3.INR INR≤0.8,或≥4.0, 查看用药史(华法林)、临床诊断,是否加做PT纠正实验 4.PT PT ≥16.7 s 或≤11 s 查看用药史(华法林)、临床诊断,是否加做PT纠正实验 5.APTT ≤31.5 s,或≥48.5 s 核查样本是否凝固、足量;查看患者信息、临床诊断、
用药史,是否加做APTT纠正实验、因子、LA、抑制物。6.FDP ≥60 mg/L 7.DD ≥ 4.4 mg/L 8.ATIII ≤40%,或≥120% 线性异常 9.FIB ≥14 g/L 手动4倍稀释后重测 10.FIB ≤0.5 g/L 标本性状 11.HCT ≥55% 调整抗凝剂后重新抽血复查 12.PT、APTT延长、FIB下降,DD升高 检查标本是否有凝块 13.TT升高、FIB正常或升高 检查标本量是否> 2.5 mL,查看用药史,临床诊断,
是否有肝素类药物影响。逻辑不符 14.DD>FDP 判断检测真实性 Delta Check 15.FIB 7 d内波动≤±32% 查看临床诊断,用药史,考虑是否增加其他检验项目 16.TT 7 d内波动≤±31% 查看临床诊断,用药史,考虑是否增加其他检验项目 17.PT 7 d内增加14% 查看临床诊断,用药史,考虑是否增加其他检验项目 18.INR 7 d内增加14% 查看临床诊断,用药史,考虑是否增加其他检验项目 19.APTT 7 d内波动≥±10% 查看临床诊断,用药史,考虑是否增加其他检验项目 20.DD 7 d内波动≥±66% 查看临床诊断,用药史,考虑是否增加其他检验项目 21.ATIII 7 d内波动≥±30% 查看临床诊断,用药史,考虑是否增加其他检验项目 其他 22.仪器报警 缺项、负值、空白值、
0值、异常符号查看仪器状态,标本状态,复查 23.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未通过(13s、22s、R4s) 处理失控 表 3 凝血报告自动审核人验证结果相关率的计算[份(%)]
Table 3. Calculation of correlation rate of validation results of automatic reviewer of coagulation report [case(%)]
标本(份) 自动审核通过率 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 阳性符合率 阴性符合率 一致率 通过正确率 6281 4483(71.37) 282(4.49) 2(0.032) 1516(24.14) 4481(71.34) 5597(95.48) 4481(99.96) -
[1] Autoverification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 Results;Approved Cuide-line[S]. AUTO-10A, CLSI, 2006. [2] Randell E W,Yenice S,Khine Wamono A A,et al. Autoverification of test results in the core clinical laboratory[J]. Clin Biochem,2019,73:11-25. [3] 冯强.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自动审核[J]. 国际医学检验杂志,2015,36(4):547-548. [4] 杨勇,贾延伟,曹伟,等. 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审核规则的制定及其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2016,34(2):152-155. [5] 蒋文海,吴炯,阴忆青,等. 临床化学实验室自动审核系统搭建策略及优化[J].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5,3(2):96-100. doi: 10.3877/cma.j.issn.2095-5820.2015.02.008 [6] 雷和月,王红旗,郭远瑜,等. 免疫学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程序的建立及其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2015,33(5):388-390. [7] 王文洋,冯强,王超群,等. 血常规自动审核模式的改进[J].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7,5(4):236-239. doi: 10.3877/cma.j.issn.2095-5820.2017.04.009 [8] 尚红, 王毓三, 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96-117. [9] 王剑飚. 血细胞分析系统自动审核规则建立与确认[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13(7):7. [10] 曲琳琳,吴俊. 凝血检验结果自动审核规则建立与验证的多中心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43(8):806-809. [11] 李玲,杜佳,赵耿生,等. 凝血试验自动审核方案的建立与临床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2017,39(7):536. [12] 温冬梅. 临床实验室生化免疫自动审核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2):141-148. doi: 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8.02.013 [13] 夏良裕,程歆琦,刘茜,等. 临床实验室生化免疫项目自动审核程序的建立与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17,97(8):616-621. doi: 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7.08.012 [14] 续薇,郝晓柯,崔巍,等. 血液分析自动审核规则建立与验证的多中心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8):601-607. doi: 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8.08.009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结果的自动审核: WS/T616-2018[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8. [16] 朱晶,潘柏申. 临床检验结果自动审核应用进展[J]. 临床检验杂志,2018,36(12):889. doi: 10.13602/j.cnki.jcls.2018.12.02 期刊类型引用(3)
1. 张兴平,周轶平,缪晶茜,李碧桃,文政琦,王扣. 喙尾琵琶甲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草药. 2025(04): 1130-1137 . 百度学术
2. 赵敏,杨于杰,郭芳芳,赵旭鸽,陈利军,尹健,徐运飞. HS-SPME-GC-MS分析钩臀蚁蛉幼虫挥发性成分.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4(01): 101-104+109 . 百度学术
3. 闫靖楠,马科,吴丹,李秀育,刘文杰,张春姣,鲍素乐. 臭壳虫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4(08): 108-11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