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mand for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s for Newborns after Discharge
-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现状。 方法 采用《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表》对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62.30%来源于父亲,父母文化程度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年龄(30.55±5.07)岁,中青年为主;针对延续性护理内容需求得分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 提醒复诊(4.39±0.08)分, 出院用药指导(4.35±0.92)分,健康评估 (4.29±0.94)分,疾病相关知识宣教(4.28±0.95)分,专科护理(4.17±1.05)分和基础护理指导(4.17±1.04)分;家长对延伸性护理途径需求排前四位的分别是: 电话随访 2673 (85.45%),出院宣教2529 (80.85%),建立社区双向转诊2390 (76.41%),建立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论坛、抖音直播)2271 (72.60%);家属希望医院为其提供延伸服务的执行者仍然是医生2340 例(74.81%)和医院护士1764 例(56.39%)为主;出院后,若因病情需要,医护人员上门为您提供相应的医疗护理服务,患儿家长同意按物价标准支付费用2759 例(88.20%),大部分同意支付出诊费2189 例(69.98%),材料费2057 例(65.76%),诊疗护理费1997 例(63.84%)。结论 在新生儿出院时和出院后提供连续性的延伸服务,可以降低新生儿的再入院率,促进体格发育,减少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及信息化的发展,新生儿家长对延伸性护理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开展延伸性护理服务势在必行。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demand for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s for newborns after discharge. Method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demand for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s after discharge of newborns using the "Survey Form for Demand for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s after Discharge of Newborns",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62.30% of the data for this survey was provided by the father, possibly due to a Chinese tradition where mothers were confined at home during confinement after their child's discharge, making it inconvenient for them to go out.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parents was mainly undergraduate or above, with an age of 30.55±5.07 years old, mainly middle-aged and young; The top 5 scores for continuity of care content requirements were: reminder for follow-up visits (4.39±0.08) points, discharge medication guidance (4.35±0.92) points, health assessment (4.29±0.94) points,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education (4.28±0.95) points, specialized nursing (4.17±1.05) points and basic nursing guidance (4.17±1.04) points;The top four scores of parents' demands for extended nursing channels were: telephone follow-up 2673 (85.45%), discharge education2529 (80.85%), community two-way referral2390 (76.41%), and health education network platform2271 (72.60%) (such as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forum, Tiktok live broadcast); Family members hope that2340 doctors (74.81%) and1764 hospital nurses (56.39%) were still the main executors of extended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hospital; After discharge, if necessary due to the condition, medical staff would come to your doorstep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medical care services. Patients agreed to pay2759 cases (88.20%) according to the price standard, with the majority agreeing to pay2189 cases (69.98%) for consultation fees,2057 cases (65.76%) for material fees and1997 cases (63.84%)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nursing fees.Conclusion Providing continuous extended care services during and after the discharge of newborns can reduce their readmission rate, promote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arents of newborns have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extended care services, and 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extended care services. -
Key words:
- Newborns /
-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s /
- Demand /
- Survey
-
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均占首位,它具有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1]。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死亡率约为5%~20%[1-2],且新生儿病情进展快,控制不好很容易就进展为重症肺炎,新生儿重症肺炎死亡率更高达30%~50%[3-5];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大多患儿以发热、咳嗽、痰多、肺部听诊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显示肺部有纹理增粗或者斑片影的渗出影像[6-8]。新生儿不会主动排痰,痰液堵塞气管或支气管引起通气不畅,血气分析指标中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指数降低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9-10],电动吸痰清除气道分泌物是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电动吸痰能清理出气管中的痰液,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中的痰液很难清除,容易导致痰液堵塞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导致肺通气换气面积缩小,严重的者会引起新生儿肺实变[11]。目前临床上使用多频振动排痰机对儿童及成人进行机械振动辅助排痰,疗效获得了临床认可并广泛使用,但该设备不适用于新生儿及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本研究在吸痰前先用电动牙刷进行肺部区域体外振动,通过电动牙刷的机械振动以及振动时产生的穿透力,使气管、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中的痰栓脱落,通过体位引流至主支气管,再通过电动吸痰的方式清理出痰液,达到提升痰液清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肺炎的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1)纳入标准:入院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9],日龄≤28 d,为后天获得性感染性肺炎,根据患儿气促、呼吸困难、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肺部X线有病变,病原学检查阳性。患儿监护人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文件;(2)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患儿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道结构异常(如气管软化、气道狭窄)等[10];究过程中家长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治疗过程中因伴随外科疾病转出新生儿病房的患儿。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按照新生肺炎诊疗规范进行诊断和治疗。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及X线检查,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性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吸氧、雾化均按照治疗规范给予治疗;按照基础护理常规以及新生儿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入院时进行床旁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入院24 h经过治疗后再次进行床旁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如果病情变化需要检测血气随时检测。对所有研究对象在进行吸痰干预前后均使用床旁B超进行动态监测肺部改善情况。2组患儿均根据肺部啰音情况进行电动吸痰,但实验组患儿在吸痰前使用电动牙刷进行机械振动10~15 min后再吸引,如果痰液过多,先进行电动吸痰,吸痰后使用电动牙刷进行10~15 min机械振动后再次吸痰。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执行,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
1.3 指标观察
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痰液消失时间、咳嗽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2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治疗后肺脏超声好转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20. 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以
$ \bar x \pm s $ 表示,采用 t 检验,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120例患儿在入院时通过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确定为感染性肺炎:2组患儿体重、胎龄、入院日龄、分娩方式、是否母乳喂养、临床症状、入院时动脉血气分析指标、X线检查结果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 1 2组一般资料的比较结果[$ \bar x \pm s $ /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 \bar x \pm s $ /n(%)]组别 n 日龄(d) 母乳喂养 分娩方式 入院体重(g) 阴道分娩 剖宫产 实验组 60 20.05 ± 2.23 43(72) 46(76.7) 14(23.3) 30456.86 ± 852.15 对照组 60 21.03 ± 1.59 45(75) 44(73.4) 16(26.6) 3014.89 ± 913.20 t/χ2 2.259 4.053 3.181 0.538 P 0.056 0.072 0.076 0.582 2.2 2组治疗效果比较
2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痰液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 2 组治疗指标比较($ \bar 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bar x \pm s $ )组别 n 痰液消失(d) 咳嗽消失(d) 住院天数(d) 实验组 60 4.45 ± 1.54 5.20 ± 2.13 6.43 ± 1.87 对照组 60 6.43 ± 1.26 8.15 ± 2.26 9.10 ± 2.65 t 7.346 4.863 3.969 P < 0.001* < 0.001* < 0.001* *P < 0.05。 2.3 2组护理前后实验室结果比较
2 组护理后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更高,而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护理前降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3。
表 3 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情况比较 ($ \bar 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bar x \pm s $ )
组别PaO2(mmHg) PaCO2(mmHg)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0.25 ± 9.09 72.24 ± 14.56 45.53 ± 11.03 38.27 ± 8.52 实验组 60.46 ± 8.35 80.84 ± 13.24 46.02 ± 10.35 35.51 ± 6.82 t 0.892 6.843 0.026 3.283 P 0.487 0.001* 0.681 0.013* *P < 0.05。 2.4 床旁肺脏超声动态监测下治疗前后效果比较
典型病例:同一患儿护理前后对比,图1A为入院时胸部X-线片,提示有严重渗出,右上肺实变影,图1B为入院时肺超声下提示右上肺实变,可见碎片征。图1C为治疗1 d后肺脏超声显示实变区缩小,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图1D 为治疗后2 d,超声提示实变完全消失,呈肺间质综合征改变。
3. 讨论
3.1 肺脏超声在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精准护理中的应用依据
肺脏因完全的气体反射,一直是超声检查的“禁区”,但当肺泡受损时,其充气、含水量的改变在超声下可出现异常影像 [12],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meta分析证实肺脏超声对新生儿肺实变、肺透明膜病、湿肺、气胸等肺脏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13-14]。中国新生儿肺脏超声创始人刘敬教授牵头发布《新生儿肺脏超声检查操作规范指南》[13],为我国新生儿肺脏超声的应用提供了指导,肺脏超声应用于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诊断及监测是有充分的理论指导及临床实践经验的,通过肺脏超声动态监测新生儿肺脏实变范围、定位,护理施以精准的化的护理措施,如使用电动牙刷对肺脏病变部位进行机械振动,使痰栓脱落,引流出肺部分泌物,有利于电动吸引时更充分清理出分泌物,改善新生儿通气效果,有利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的早期康复[15-16]。临床上肺脏超声动态监测多数情况仅仅作为医护人员的“第三只眼睛”来监测患儿的病情,并未对患者进行收费,没有增加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且避免了患儿反复暴露在X线下,减少患儿被射线的伤害,符合伦理要求。
3.2 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肺部实变的特点
大量肺脏B超发现,新生儿严重肺炎发生肺实变时肺实变部位多数在肩甲、脊柱两侧的肺组织,与新生儿不会翻身长期处于治疗体位有关,因重力的原因导致肺渗出液集中在相对低位的肺组织,更换体位有利于减少肺实变,当发生肺实变时用电动牙刷对实变部位体外进行机械振动,经气道吸痰或者气管插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电动吸痰,可以有效治疗或改善肺实变。本研究中对危重新生儿进行了床旁X线检查和肺脏超声监测,脊柱两侧微小实变在X线下很难发现,在B超下能早期发现肺实变图像,说明肺脏超声在新生儿肺部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大量文献报道肺实变多发生部位为肺下段,在本研究中发现,新生儿肺实变高发部位与成人及儿童不一致,新生儿肺实变主要发生部位为肩胛骨处、其次是脊柱两侧,可能与体位有关,新生儿因本身不能自主活动,基本处于平卧位,新生儿常规处于卷曲姿势,这样的姿势导致肩胛骨部位处于低位,因为重力的原因,导致肩胛骨和脊柱两侧的肺组织发生重力性肺炎,也叫坠积性肺炎,从而引起此处肺实变。
3.3 血气分析在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中的应用时机及指导价值
脉血气分析的监测主要用来判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时通气换气的情况,是临床治疗过程中进一步及时掌握和纠正其酸碱平衡、改善其低氧血症,提高其肺泡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将会对患儿的治疗过程,提供重要的指导性依据[17-18]。本研究对感染性肺炎患儿入院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通过治疗24 h再次复查血气分析来判断2组患儿治疗的效果,进行初步实验决定使用24 h而不是更长或者更短的时间,在预实验中选取24 h、48 h和72 h进行观察,发现48 h和72 h复查血气指标2组患儿均趋于正常,说明感染性肺炎患儿通过抗生素治疗、雾化、吸痰、吸氧等措施绝大多数能在2~3 d得到控制,当清理呼吸道有效,通气换气得到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该时间的选择提供更多研究者的参考,以便将来有更多研究来提供准确复查血气分析的时间节点。
3.4 机械振动在新生儿被动排痰中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生后主要病理变化为肺组织充血、水肿或是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新生儿的肺泡中会因此充满渗出物,并可透过肺泡壁通道向周围组织蔓延,新生儿不会自主排除痰液,非常容易出现患儿呼吸道阻塞、肺不张等情况[19-20]。因此,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辅以高质量的排痰,及时排出肺部及气道分泌物来确保气道畅通,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最佳辅助措施,临床上已经有机械振动排痰的设备,在成年人、年长儿童中被广泛使用,且疗效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该设备未设置新生儿使用的档位,也没有针对新生儿的振动探头,振动幅度超过了新生儿的承受范围,且明确不能用于新生儿,但振动排痰在临床上疗效可靠,故使用相同原理的电动牙刷作为新生儿机械振动排痰的设备进行振动排痰,一方面相对于昂贵的医疗器械,电动牙刷节约了不小的开支;另一方面,电动牙刷起到了跟成年患者、年长儿使用机械排痰仪相同的效果,振动的力度是一种渗透力,力量限于振动的局部,很少反射或牵涉到其他部位,通过振动的渗透作用,使气管壁的痰栓脱落,通过电动吸引,达到有效清除痰液的目的。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生电动牙刷的机械振动导致的骨折、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
综上,新生儿使用电动牙刷进行机械振动排痰简单方便,通过电动牙刷的机械振动,能使痰栓脱落并通过吸痰清除痰液,提升宝宝排痰的舒适度,同时能提升排痰的效果。
-
表 1 新生儿家长的基本情况[n(%)]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newborn parents [n(%)]
项目 分组 n(%) 来源 父亲 1949 (62.30)母亲 1179 (37.69)年龄(岁) < 25 212(6.78) 25~35 2446 (78.20)36~45 450(14.39) > 45 20(0.64) 家庭月收入(元) < 3000 283(9.05) 3000 ~5000 968(30.95) 5001 ~10000 1230 (39.32)> 10000 647(20.68) 母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74(2.37) 初中及高中 911(29.12) 专科 785(25.10) 本科及以上 1358 (43.41)父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76(2.43) 初中及高中 1103 (35.26)专科 744(23.79) 本科及以上 1205 (38.52)母亲工作状况 在职 1589 (50.80)失业 582(18.61) 其他 957(30.59) 父亲工作状况 在职 2272 (72.63)失业 154(4.92) 其他 702(22.44) 新生儿病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包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溶血性黄疸) 1723 (55.08)早产儿(包含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943(30.15) 新生儿肺炎(包含胎粪吸入综合征、感染性肺炎) 294(9.40) 其他(包含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窒息等) 168(5.37) 表 2 家长对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的需求内容及得分[n(%),($\bar x \pm s $)]
Table 2. Content and score of parents'demand for extended care service after discharge [n(%),($\bar x \pm s $)]
内容 非常需要 需要 无所谓 不需要 完全不需要 需求得分(分) 提醒复诊 1653 (52.85)1263 (40.38)42(1.34) 108(3.45) 62(1.98) 4.39 ± 0.08 出院用药指导 1680 (53.71)1166 (37.28)48(1.53) 159(5.08) 75(2.40) 4.35 ± 0.92 健康评估(测量生命体征、
大小便评估、营养评估等)1571 (50.22)1230 (39.32)70(2.24) 189(6.04) 68(2.17) 4.29 ± 0.94 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1552 (49.62)1244 (39.77)69(2.21) 184(5.88) 79(2.53) 4.28 ± 0.95 专科护理(用氧指导、
皮肤护理、喂养指导等)1485 (47.47)1155 (36.92)112(3.58) 292(9.34) 84(2.69) 4.17 ± 1.05 基础护理指导(新生儿沐浴、
新生儿抚触、脐部护理等)1467 (46.90)1187 (37.95)99(3.16) 293(9.37) 82(2.62) 4.17 ± 1,04 母乳喂养指导 1533 (49.01)1084 (34.65)84(2.69) 329(10.52) 98(3.13) 4.16 ± 1.09 出院计划 1398 (44.69)1161 (37.12)113(3.61) 351(11.22) 105(3.36) 4.09 ± 1.11 远程黄疸监测 1282 (40.98)1102 (35.23)160(5.12) 482(15.41) 102(3.26) 3.95 ± 1.17 居家环境评估及建议 1290 (41.24)1025 (32.77)217(6.94) 460(14.71) 136(4.35) 3.92 ± 1,21 患儿家属心理疏导 1282 (40.98)1015 (32.45)189(6.04) 517(16.53) 125(4.00) 3.90 ± 1.22 新生儿紧急情况处理指导 1598 (51.09)1221 (39.03)52(1.66) 184(5.88) 73(2.33) 1.69 ± 0.94 表 3 家长对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的途径需求情况[n(%)]
Table 3. Parents' demand for access to extended care services after newborn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n(%)]
途径 需要 频次 1次/周 次/半月 1次/月 1次/3月 1次/6月 出院宣教 2529 (80.85)/ / / / / 开设专科护理门诊 2212 (70.72)/ / / / / 建立社区双向转诊 2390 (76.41)/ / / / / 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1217 (38.91)/ / / / / 成立新生儿护理中心,
专门为其提供护理服务1816(58.06) / / / / / 举办相关知识讲座 2072 (66.24)759(36.63) 441(21.28) 610(29.44) 149(7.19) 113(5.45) 电话随访 2673 (85.45)1565 (58.55)563(21.06) 404(15.11) 80(2.99) 6(2.28) 建立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如微信公众号、论坛、抖音直播)2271 (72.60)1342 (59.09)413(18.19) 375(16.51) 65(2.86) 76(3.35) 表 4 家长对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的执行人需求情况 [n(%)]
Table 4. Parents' demand for staff to provide extended care service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n(%)]
执行人 n(%) 医院医生 2340(74.81) 医院护士 1764(56.39) 社区医生 1030(32.93) 营养师 704(22.51) 社区护士 703(22.47) 以医院为主导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团队 426(13.62) 药剂师 341(10.90) 心理医生 332(10.61) 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 288(9.20) 社会工作者 229(7.32) 表 5 家长对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的费用需求情况 [n(%)]
Table 5. Parent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extended care service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n(%)]
费用项目 n(%) 材料费 2057(65.76) 出诊费 2189(69.98) 诊疗护理费 1997(63.84) 健康咨询费 1211(38.71) 其他 745(23.82) -
[1] 丘彦常. 新生儿发育过程中有哪些特点[N]. 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03-23, 03版. [2] 翟芳会,亢琦鑫. 延续性护理对NICU患儿出院后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5):168-169. [3] 贺芳,温秀兰,林艳,孙黎,王晓杰,余欣,刘会,郭晓萍,周艳. 基于移动医疗的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的建立与实施[J]. 护理学报,2024,31(9):20-23. [4] 赵晨静,王玲,崔欢欢.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在NICU中治疗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母亲心理状态和照护能力的影响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40(6):28-29+32. [5] 伊儒晗,唐广飞,陈俊龙,等. 2017年-2021年内蒙古某院新生儿科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J]. 中国病案,2023,24(11):44-48. [6] 徐凤娟. 手机信息平台在母婴同室高危儿出院延伸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81-82. [7] 赖玉婷. 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23,21(8):1122-1124. [8] 焦秀红. 产后康复中延伸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疗,2021,40(21):124-126+130. [9] 顾永和. 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产妇出院后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272-273. [10] 杨珍,晏玲. 早产儿家长延续性护理的需求调查与分析[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5):21-23. [11] 范芳莲,笪亚红,吕莹.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早产儿延续性护理微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24,23(4):23-30. [12] 伍晓云,聂细燕.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4,28(8):69-71. [13] 邓小丽,王卓群. 应用互联网平台对接受肠造口术后出院的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第六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C]. 中国江苏南京,2023. [14] 赵凤琴,王霞,马西宁. 延续性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2024,3(4):163-166. [15] 耿秋菊,于智勤,侯静等. 院内至出院高危儿随访延伸服务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6):163-166+178. [16] 韩文娟,胡晓静,吕天婵,等. 新生儿科护士出院后袋鼠式护理知识、态度和实践现状[J]. 护理研究,2023,37(6):1086-1090. [17] 胡晓静,李丽玲,刘婵,等. 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1):1626-1629. [18] 刘清,王秋艳,郑燕玲,等. 关于早产儿家属对“互联网+护理”上门延续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6):151-153. [19] 任朵梅,杨春荣,王艳妮等. “互联网+延续上门护理服务”对母婴健康与产妇自护能力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30):118-121. [20] Prvu B J,Alexander K P,Dolor R J,et al. Transitional care after hospitalization for acute stroke 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J]. Ann Intern Med,2012,157(6):407-416. doi: 10.7326/0003-4819-157-6-201209180-00004 [21] 何晓璐,黄铁牛,张勰,等. 长株潭地区出院患者延伸护理服务需求调查[J]. 卫生职业教育,2021,39(9):120-122. [22] 牛倩,张玉莲,惠蓉,等. 产-儿多学科连续性延伸护理服务的实践[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2):23-25. [23] 刘华平. 开展延续性护理标准化服务提升全程健康服务质量-论建设北京市延续性护理标准化服务体系相关问题及对策[J]. 健康中国观察,2020(4):64-67. 期刊类型引用(22)
1. 李雅静,于华.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妇儿健康导刊. 2024(02): 59-61 . 百度学术
2. 张艳梅. 机械排痰辅助药物治疗对小儿肺炎患儿排痰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03): 142-144 . 百度学术
3. 万娟,刘慧珍,刘路,刘攀,廖青慧. 机械振动排痰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创新. 2024(10): 75-79 . 百度学术
4. 鲁金,周玲. 机械振动排痰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04): 282-284+288 . 百度学术
5. 刘妹. 电动牙刷按摩肺俞穴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振动排痰中的应用. 黑龙江中医药. 2024(02): 26-28 . 百度学术
6. 林阿蝉,林小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联合童趣化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24(16): 149-151+155 . 百度学术
7. 陈宝兰,缪建平,谌帆,赖玉婷. 鼻负压置换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氧气雾化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研究. 医学信息. 2024(22): 38-41 . 百度学术
8. 张国清,李薇,陈葵带. 肺部超声技术对新生儿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中国医药科学. 2024(22): 68-71 . 百度学术
9. 黄庆良,骆世明. 电动吸痰机联合全自动洗胃机在中毒患者急诊治疗期间的效果.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4(12): 2232-2234 . 百度学术
10. 钱海霞,马卉. 改良式拍背吸痰法在肺炎患儿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05): 102-105 . 百度学术
11. 朱琰,殷晶,刘庭姣,施妤. 机械振动排痰仪辅助排痰联合头低足高俯卧位通气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23(17): 165-167 . 百度学术
12. 徐瑶瑶,郑芳明,江海霞.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对患儿临床症状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23(24): 89-92 . 百度学术
13. 尹丽娟,宝凌云,王芳,袁媛. 肺脏超声动态监测在新生儿重症肺炎精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10): 202-206 . 本站查看
14. 周冉冉,蒲海波,王媛. 无创吸痰结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19): 2688-2692 . 百度学术
15. 管辉琴,周丽玲. 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分期运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康复效果的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23(30): 105-110 . 百度学术
16. 黄少波,王新玲. 维生素D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及其对TLR2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23(35): 138-141 . 百度学术
17. 肖诗兰,唐帆. 感染性肺炎新生儿肺部超声的临床护理实践.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12): 2373-2376 . 百度学术
18. 张晓丽. 乙酰半胱氨酸肺泡灌洗术联合振动排痰仪对肺不张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的影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10): 97-99 . 百度学术
19. 何莲,陈佩娟,李丹,邓婵媛. 振动型肿瘤患者护理用排痰器设计.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2(07): 325-328+333 . 百度学术
20. 汤琼,华翠红. 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体位引流在新生儿肺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装备. 2022(20): 156-158 . 百度学术
21. 吴静娴,王君琴. 无创吸痰技术在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中国医药导报. 2022(32): 176-179 . 百度学术
22. 肖民. 机械振动排痰仪联合综合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装备. 2022(24): 188-19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